返回

第128章

首页
    ,甚至有两个新科进士直接腿软瘫倒在地,直接被拉了出去。

     他至今想起来依旧寒津津的。

     谢相最近经常感觉寒津津的。

     他觉得他应该告老还乡了。

     如果还能告老还乡的话。

     谢相消瘦的厉害。

     自从围场他们父子惹得陛下突然发病以后,他成日里胆战心惊,他为官做宰几十年,本是最谨慎不过的人,不想闯下如此大祸,家人忧虑不安,儿子谢良璧也因此缠绵病榻多日,偏又遇上殿试,他半点不得休息,吃不好,睡不着,忧思过度,今日站着都需要下属搀扶。

     感觉自己活不过今年春天了。

     看情形,今年的点翠仪式应该是桓王主持了。

     于是他颤巍巍问太后:“娘娘,桓王酒醒了么?” 他看桓王走的时候步履从容,应该只是薄醉。

     快点回来点翠,早点结束这磨人的宴会。

     太后似乎也颇为心事重重,道:“谢相来的正好,我正有要事与谢相相商。

    ” “娘娘请讲。

    ” 太后却起了身,往莲池而去。

     谢相跟在她身后,只听太后道:“听闻谢相这几日食不下咽,夜不能寐?” “老臣惶恐,大概年老体衰,到了告老还乡的时候了。

    ” 太后却道:“当今陛下喜怒无常,谢相伴君多年,殚精竭虑,确实辛苦。

    只是谢相还能告老还乡,本宫和桓王又要到哪里去呢?” “娘娘何出此言,实在叫老臣惶恐。

    陛下对娘娘还是很敬重的,对王爷更是爱重有加。

    ” 太后捻着手中佛珠,沿着莲池慢行,那莲池上飘着很多莲花灯,灯上还有诸新科进士咏的诗词。

     她看了一会,回头看向苻煌,怆然道:“当今陛下性情已变,再回不到当年做太子的时候了。

    你我都已老朽,苟颜残喘也就罢了。

    只是我明宗一脉,如今还有桓王,桓王刚过弱冠之年,声名显赫,将来独留他在皇帝身边,哀家心里不安,也愧对列祖列宗啊。

    ” 谢相十分谨慎地说:“桓王得陛下爱重,圣宠无人能及,是有大福之人。

    ” 感觉王爷将来能登大宝呢。

     “桓王如今风头无两,如今众人都道皇帝要封他做皇太弟,种种荣宠,的确如你所说,圣宠无人能及,那你觉得他是如何在短短几个月里,就得皇帝如此器重?” 谢相:“娘娘的意思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