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余秀兰先绷不住,问:“你想要多少?”
“留出添给姐姐的嫁妆钱,剩下的都捐了。
”
赵柯只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力为这场灾情贡献一点力量,“这本来就是报社给我的奖励,我已经得到了其他的好处,拿一部分钱回馈回去,不是损失。
”
“而且咱家还在大队投了钱,会回来的,我也不是打肿脸充胖子的人。
”
余秀兰嘴上骂赵柯“败家子儿”,实际赵柯朝她要钱干什么,她从来没阻拦。
这一次也是一样。
余秀兰最终还是去屋里拿了钱出来。
第二天,赵柯和赵新山六点便出现在大队部。
前半个小时,只有牛会计来捐了二十块钱,唐副队长捐了十块钱。
三个小组长一人捐了五块钱。
他们都算是大队的干部,响应大队的号召,起模范带头作用。
紧接着,知青们一起过来,捐了三到十块钱不等。
没有社员来。
第二个半小时,仍然没有人来。
第三个半小时即将过去,赵新山叹气。
这时,有人敲门,满头白发的许正义站在门口。
赵新山意外又不意外,“老许,你……”
许正义从兜里掏出二十块钱,“这是我家捐的。
”
他放下钱就走,背影略显佝偻。
赵柯望着他远去的身影,良久,郑重地写下许正义的名字和捐款的钱。
又等了十来分钟,赵新山站起身,“算了,收拾收拾,送去公社吧,也不少了。
”
赵柯坐得极稳,“说好八点就八点,早一分都不行。
”
赵新山来回踱步,看了一眼窗外,又坐下。
而他屁股还没坐热,外头忽地传来嘈杂的声音。
赵柯和赵新山纷纷探头往外看,瞬间失语。
一群社员们乌龟一样背着满满登登的东西出现在大院儿里。
有的肩抗麻袋,有的挑着扁担,有的脖子上胸前胸后挂着布袋……压得背都挺不直。
人太多,进不来屋,赵柯和赵新山赶紧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