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8章

首页
    公社赵村儿大队 日期:1975年7月23日】 后一张信纸上是明细。

     宋文瑞主要是衣食学,他上小学之前的花销不多,小学五年多了学费以及一些必要费用,初中和高中又有大幅增长。

     王英慧的赔偿主要是从城里回来之后治病和疗养的花销。

     赵柯并没有漫天要价。

     追钱追得这么理直气壮,段书记看完后抬眼看了赵柯一眼。

     赵柯微笑。

     段书记不太赞同,“这种私事儿,大队和公社盖章出面,不合适吧?” 赵柯拉开游说的架势,端正坐好,双眼直视以示真诚,“段书记,首先这并不是个人现象,是一个群体现象。

    如果是单纯的私事儿,我肯定不好意思来麻烦您,可光我们大队就有两个知青抛家弃子,其他大队我没具体了解过,但肯定也有相同的情况,而且谁也不能保证,未来不会有同样的事情发生。

    ” 段书记安静地听着,面上看不出态度。

     赵柯稍稍停了几秒,看着段书记道:“比照咱们大队的发展趋势看,推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化,需要大量知识青年的参与,城里呢?是不是也会需要更多的人才?” 段书记眼神微闪。

     赵柯问道:“您有关注近两年报纸的变化吗?” “怎么?” 赵柯意有所指道:“养猪专业培训,各种作物的培育,各种技术壁垒需要突破,人才高度缺失,培养小孩子是来不及的……” 教育是有成本的。

     一个学生小学、初中、高中念下来,金钱且不说,这个时间,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补充的。

     所以,从投放到乡下的知青里进行选拔,补充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几乎没什么悬念。

     段书记沉默,上面的角力,到下面就是各种政策的变化,他和吴主任其实敏感地察觉到一些,否则不会支持赵村大队搞合作社。

     而赵柯并没有深入说这个问题,继续说盖章的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