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4章

首页
    了眼,“亲眼看着砸掉了,心里还怪舍不得的。

    ” 赵柯挽上她的手臂,语气里没有一丝惋惜,只有对未来的憧憬:“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再过两个月,这里就会有一座不逊色公社小学的学校!” 顾校长和吴老师都看过学校的规划和图纸,真的特别好。

     每个年级都有教室。

     教室的窗户是玻璃的,一定会很亮堂。

     脚下还要盘地龙,让孩子们冬天也能够暖和地读书…… 明明大队还不那么富裕,却第一时间把钱花在学校上,这些孩子,是赵村儿大队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

     他们也在用他们的方式,建设着贫瘠的祖国。

     夫妻俩对视,伤感褪去,希望席卷全身。

     顾校长道:“我回去出卷子,招新老师得尽快,你上次说,要加几门课,多教孩子们些知识,老师们早到位,开学之前商量好课程,不耽误下学期教课。

    ” 吴老师跟他回去。

     余秀兰见状,也不看了,“我跟你们一起准备。

    ” 赵柯叫住顾校长,说出她的打算:“我想动员附近几个大队报名参加。

    ” 顾校长不解:“咱大队的知青,不就够用吗?” 庄兰、苏丽梅一直在给社员们上扫盲课,两个人肯定能教好课,他心里其实很属意她们俩。

     赵柯却摇了摇头,“咱们大队的知青,都没闲着,我问过他们的意见,他们同意不报考老师。

    ” 这下子,赵四爷也走过来,不理解地问:“知青不报,村里人文化不够,咋能教学生?” 赵柯道:“所以要放开,从其他大队选人,而且,咱们不是打算招其他大队的学生来读书吗?总不好直接抢学生……” 她说到后来,压低了声音,只有他们五个人能听到。

     不好明抢,就把好老师招走,想供孩子读书的人家,肯定希望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去公社读不现实,离得更近的赵村儿大队小学就是优选。

     赵柯不是要靠学校牟利,乡下资源整合更有利发展,这是个必然趋势,既然早晚都会有这一步,不如在赵村儿大队。

     四个人都不傻,很快就想明白她的意思。

     亲妈余秀兰看赵柯的眼神最直白,她是真损啊。

     这心眼子,要不往正处用,不定要把这些村子霍霍成啥样儿,霍霍完还得傻乎乎地感谢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