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每一声,傅杭都很礼貌地回应。
“还好,赵柯比较辛苦,我们几天都在拖拉机厂,她一直在奔波。
”
“是赵柯先争取到,否则我也没有机会去尝试,她更需要补身体。
”
“好,您也吃。
”
桌上就见俩人来来回回,赵柯明明在他们的对话中有姓名,却像个局外人一样。
赵柯实在听不下去,“妈,你歇歇吧,让人多不自在。
”
余秀兰白她,“吃你的,小傅都没说啥。
”
赵柯无语,“我说我不自在。
”
对亲闺女都没这么肉麻,哼~
余秀兰捏了捏筷子,忍住没去抽她。
傅杭轻笑。
他很喜欢赵柯家的氛围。
他家都是知识分子,亲人又很少团聚,他跟父母关系生疏,祖孙对彼此都愧疚自责,相处难免带着小心,从来没有这么自在随意过。
“小傅,你一会儿还去大库吗?”
傅杭摇头,“不去了,今天待在家里。
”
“那我把卤子热在锅里,等林知青和陈三儿醒了,你让他们两个来这儿吃,面条用热水烫一烫就行。
”
傅杭一顿,“我带回去吧,家里也得烧火。
”
他不想让林海洋和陈三儿来赵柯家吃。
他有小心思,希望这变成他一个人的特殊待遇。
“那也行。
”
饭后,余秀兰给他盛好,傅杭带回去。
赵柯在家洗完澡,等头发干的功夫,拆开两捆信,分好。
这些信,一半是给她的,另一半大部分给傅杭的,其余则是写给吴校长、刘兴学、林海洋、庄兰、苏丽梅五人的。
虽然报纸上有大多数知青的名字和采访,但文章选取的时候有所偏重,除了赵柯和傅杭,吴校长、刘兴学、庄兰的采访比较有内容,信也多一些,分别是十一封、十封、十四封。
而林海洋有四封,苏丽梅有六封。
赵柯分信的时候看了一眼信封上的字迹,她自己和庄兰、苏丽梅的信里,好像女孩子不少,大概她们都给了姑娘们一起鼓励。
同样的,这些信,也是对她们未来继续前行的鼓励。
头发干后,赵柯先把傅杭和林海洋的信送给他们,然后便溜达到姥姥家。
大舅妈高玉兰和表嫂文秀儿两个人在屋里仔细地擦洗,看见赵柯进来,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