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4章

首页
    外孙。

     林清看向丈夫,柔声退让,“那也可以送他们回我娘家,乡下太苦了,你舍得吗?” 余秀民不言语。

     刘三妮儿冷哼:“他们是我老余家的孩子,有我这个奶奶,偏要送去外家,信不着我吗?” 林清可怜地哭诉:“他们是我的孩子啊,为什么妈你非要这么狠心地让我们骨肉分离?” “我就是为了教育好孩子!”刘三妮儿不想指责儿媳妇啥,转头对儿子说,“我闺女和儿子教养得好,外孙女外孙子也全都有出息,反倒是你们的孩子,越大越不像样儿,我不能眼瞅着孩子养坏,你不信别人,还不信你妈吗?” 林清哭着摇头,“秀民,小岳会改的,我也会改的……” 余秀民看着报纸,下定决心,“妈辛苦些,带着孩子们回去,就我们夫妻两个,你不是想过二人世界吗?” 林清哭声稍缓。

     刘三妮儿道:“乡下花销小,省下钱,放假我再带他们回来,就当是寄宿。

    ” 林清依然低声哭。

     余秀民给了母亲一个眼神,拉起妻子的手,半搂着她,回屋慢慢劝说。

     刘三妮儿喜欢的是勤快能干的儿媳妇,但他们夫妻俩感情好,看不惯她也忍着了,摇摇头,进厨房去做饭。

     而小儿子余岳回家听说亲爹决定让奶奶带他回乡下了,如遭雷劈,满地打滚,哇哇大哭:“我不回乡下那个破地方,不回!呜呜呜呜……” 第116章 有一个说玄又有些根据的说法:人的心态影响精气神儿,精气神儿会影响气场,气场会影响运道。

     一个人,如果总是怨天尤人,就会变得倒霉,不好的事情接踵而至,甚至身边人也都不顺;但如果心态好,遇到不好的事儿,能化险为夷,甚至喜事不断。

     赵村儿大队现在就处于整体向上的状态。

     几份报纸,实际没改变赵村儿大队的生活条件,但赵村儿大队的社员们都好像没啥烦恼,每天喜气洋洋的干活儿上课过日子,然后就感觉,总有值得高兴的事儿。

     四月中旬,万物开始复苏,四处都化得稀溜溜,一踩一脚泥。

     按照赵村儿大队和公社签的初步合同,一个土窑,没日没夜的烧砖,任务量已经达成,马上开春儿,要为春耕做准备了。

     其他大队来学习的青年,年后又过来待了一个月,进四月后就都走了。

     公社安排修路,去年上冻前,别的大队的路段已经修出不少,只有赵村儿大队负责的一段路还没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