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9章

首页
    卫瑾瑜掀帘进来,很客气说了句,直接在上首空着的椅子里坐了下去。

     视线径直落到夏柏阳身上:“夏大人一早求见本官,不知所为何事?” 今日是个晴好天气,日光穿窗而入,照出年轻钦差冷玉一般的面孔。

     夏柏阳直接行至堂中,展袍跪落,道:“下官是想向大人请罪,并想请钦差大人救青州百姓于水火。

    ” 甘宁也跟着沉默跪在了后面。

     卫瑾瑜看着二人,笑道:“夏知州这话本官倒听不懂了。

    据本官所知,狄人进犯青州期间,夏知州身先士卒,冒死守城,颇为英勇,这罪又从何来?” 夏柏阳垂头,恳切道:“下官自然有罪。

    西京之事,下官知情却没有及时奏禀,此罪一,因下官一人之过,引得朝廷降罪,使青州府十数万百姓陷入无粮可吃的境地,此罪二。

    下官自知罪责深重,甘领一切责罚,下官只想恳请大人能将青州情况如此呈禀凤阁与二位阁老知晓,请朝廷及时给青州拨下粮食。

    ” “此外” 夏柏阳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本,双手呈上,道:“青州自古苦寒之地,积贫积困已久,连年战祸,可谓民不聊生,如今敌虏虽退,百姓仍面临食不果腹之境,下官根据多年为官经验,写成谏言策十条,还望大人能一道转呈凤阁。

    ” 卫瑾瑜并未接,而是道:“奏本本官可以转呈,不过二位当着觉得,这样的谏言,有用么?” 他话锋突转犀利。

     夏柏阳一愣。

     卫瑾瑜道:“若本官没有记错,自天盛十二年起,夏大人每年都会呈递这样一份谏言到凤阁,可惜从未得到过回音。

    明知是徒劳无功的事,夏大人为何仍要执着于此事?” 夏柏阳心头骇然掀起一道惊浪。

     那一封封杳无回音的谏言书,除了他本人和寥寥几个心腹,再没有其他人知晓,这位年纪轻轻的钦差,上任不足月余的凤阁行走,是如何知晓的? 卫瑾瑜已接着道:“夏大人想让本官代为转呈,不过是因为觉得本官兼着凤阁行走一职,能直接将这封谏言书送到圣上和阁老们案头。

    然青州之困,当真是这一封谏言能解决的么?” 此话无异于当头一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