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2章

首页
    他虽然不认识银幕中的华夏都城,听不懂语言,但是银幕一亮起来,影片中的环境音让他仿佛身处其中,对音效的应用实在出其不意,优秀的翻译字幕更无碍观看。

     莫林忍不住坐得前倾了,并开始摸自己的笔。

     然后他忍不住低骂了一声,因为轻视,他随身携带了钢笔,却没带笔记本! 而随着环境音、跳切等技术画面的出现,影院内的嘈杂声已越来越小,到场的导演、演员等一干电影界人士都不知不觉停止说话。

     电影界有个共识,艺术电影探寻新技术,可能商业性不那么强。

    而商业片,票房更高,但技术走在后面,晚一步运用上那些艺术电影探寻出来的新技术。

    可以算做,大家各有分工吧。

     因此,像莫林他们国家,艺术电影虽然不太卖座,行业内却有着强大的扶持。

     所以说,奇怪的事出现了,难道这是国家文化不同导致的差异吗?在我们没有关注到的地方,什么时候产生了这样的剧变? ――在这部贝克影业不知为什么强烈推荐的,来自华夏的商业影片中,出现了让导演们为之战栗的拍摄技术! 银幕上,京戏声仍在流淌,大家听不懂,却能接受到它是在用本土的戏剧方式传递着暗喻。

     一边是幕后真凶的诡异恐怖的行为,另一边是优美抒情的戏曲,声画对立令在场人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不可思议……”莫林受不了了,直接脱下了自己的白衬衫,在衣服上写起笔记。

     第五十六章 此时的电影人尚在探索声音与画面的关系,大量地应用着背景音乐,填充对白,乍然看到类似声画对立、音响蒙太奇之类的应用,被降维打击,怎能不震撼。

     这还只是声音运用方面的,整部影片信息量之大,在场所有业界人士,无不被吸引。

     普通观众则是下意识被故事吸引,跟随镜头走入陌生的东方华夏古都。

     艺术作品实在是对一座城市绝佳的介绍,从开始,大家看着京城的护城河、鸭舍,还只觉得稀奇,随着故事展开,再看到景物镜头,渐渐产生不一样的感觉,主角的生活片段,甚至在这座城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