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昆仑书局推的是钢笔,没有那么大市场的,识字的人才多少,会用钢笔的又才多少。
如此拷贝多份,多处投放银幕广告,同类对比,确实是很舍得了!
去往京城的火车仍在夜色中飞驰。
华灯初上的沪上,人们已踏入各色娱乐场所。
华盛影业公司的导演王和笙站在影戏院门外,仰头望着一张张海报。
华盛算是沪上的大制片公司了,从眼前这家影戏院也是他们名下的,就知道了,非大公司没有这样的能力。
王和笙原来是排新剧的戏剧家,后来被邀请来华盛做导演。
说是导演,实则编、摄、导、剪各个环节基本都要涉猎,产出过不少优秀作品,在华夏影戏界,算是很有些名气了。
――到底多有名气,近来沪上影戏界几家华资大制片公司想牵头筹办影戏学校,头一批找的几个人里,就有王和笙。
但王和笙只答应了届时会去讲课,不任他们强烈要求的副校长、系主任之类头衔。
他平素忙着艺术创作,担任行政职务可是很多事要操心的。
而作为一个导演,王和笙来看电影,也就不是单纯地看电影,更是考察市场。
《鸳鸯戏梦》的海报撞入眼里,这部影片一看就是风花雪月类型,海报也是女主演娇美的容颜,这种类型的确能吸引相当的观众群体。
各个影院其实也有自己的定位,根据定位来选片,王和笙他们公司的影戏院因为坐落在高校附近,就喜欢选一些爱情片、国外侦探片,符合年轻人口味。
王和笙喜欢看美人,美人能激发他的灵感,盯着海报看了一会儿后,他毫不犹豫地走向了票房,刷脸拿了一张票,进去观看。
影院内,亮堂堂的人,卖小食品的伙计走来走去,找座位的人走来走去,后排的人喊前排的人摘帽子,还有人大声念说明书上的剧情介绍,屏幕上正播放着措辞夸张,仿佛吃下后百病全消的医药广告……
王和笙开始闭目养神,思考自己下部影片,唉……到底该如何,向老板争取到更新设备呢,想他们的设备,远不如国外感光好,别人拍摄的美人栩栩如生,他倒是找到美人,可呈现在屏幕上,却生生多了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