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章

首页
    有好几种形态。

     有参照西洋布景,改良自华夏戏曲的时装新戏。

     有歌剧话剧混合的,他们都还有许多唱段内容,有的甚至还保留了生旦之类行当。

     还有就是学生们这种仿西洋式更彻底,演说性内容比较多,唱的内容更少,认为前两种不算正宗新剧。

     又有土派、洋派之分,等等。

     总而言之都还在摸索之中,只是华夏现代话剧的雏形。

     这些新剧,都因为学用新鲜的西洋形式,红火过一段时间。

    但后来因为本土戏曲也学会了布景机关,而新剧投资人更在意商业狗血,忽视剧情,他们逐渐也就没那么风光了。

     学生们演的新剧,虽然最接近现代话剧,但因为学生们比较业余,又看重宣传思想,时而来段演讲,缺乏娱乐。

    而且现在全国各大高校都盛行演外国戏,属于最不追逐商业的。

     新剧要说发源、人才最多的,还是在沪上。

    就跟机关布景戏一样。

     其他处水平更一般,若说沪上学生剧社还有观看者,景明的剧社那就是很难引起观众兴趣,之前慈善募捐上座惨淡了,还要被旧剧爱好者攻击,是对西洋戏剧拙劣的模仿。

     纪霜雨看了一会儿,上次看到的片段差不多,毕竟是在摸索阶段,还未建立起完整的体系,大家都缺乏戏剧理论知识,比如演技上,不是本色出演,就是单纯的外表模仿 旧剧爱好者说得难听,但他们的确模仿太粗暴,水土不服。

     台上正在演的是学生们自改编自演的西洋剧作《洛兰的硬币》,学生们化妆得也深目高鼻,穿着洋装,一幕演完,学生和教师们也看到了孙校长,围过来打招呼。

     孙校长给他们介绍周斯音和纪霜雨。

     周斯音也就罢了,看到纪霜雨,剧社的人都露出了奇怪的表情。

     嗯……虽说旧剧受到新剧影响,模仿机关布景,新剧也有走戏曲改良路线的,但归根结底,二者艺术形式不同。

     旧剧要唱工、武行,一切唱念做打都有固定程式。

    新剧动作崇尚自然,不必练过什么,素人也可以上台。

     现在全京城都知道,纪霜雨首倡旧剧舞台布景写意风,剔除过重的西洋元素。

     而他们春雷剧社,则是模仿西洋戏剧最彻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