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章

首页
    待两天。

    他们本来定了周六上午出发,周五晚上孟新堂过来,但下班时,孟新堂却又被事情拖住了脚。

    他不得不给沈识檐打了个电话,告诉他要周六早上再去接他。

    沈识檐便问需不需要他带什么,孟新堂说不用,后来又说,想吃糖的话可以带几块,顺便补充能量。

    沈识檐连着“哎哎”了两声,打断了他的话。

     “你还真当我是个小孩儿了啊。

    ” 孟新堂低低地笑了两声,反问:“不是吗?爱吃甜的。

    ” 沈识檐轻轻捏了捏一个刚长出来的花骨朵,闻了闻指尖的香气,反驳:“甜食和小孩是不对等的,你逻辑错误。

    ” “不承认。

    ”孟新堂笑说。

     “开始不讲理了你。

    ”沈识檐说完,忍不住笑出了声音,孟新堂静静地听着,把听筒又贴近了耳朵一些。

     晚上加完班回去上电梯的时候,孟新堂还在一条条地想着有没有什么没带的,到了家又把东西确认了一遍,确定没问题了,才开始装包。

    但没想到装书包时意外地发现,两幅手套中有一副旧的已经开了线。

    孟新堂将那只坏了的手套拿起来端详了半晌,判断自己应该是没有这个能力修补它了。

    转身一想,自己好像还有一副新的,只是忘记了放在了哪里。

     半夜十二点半,孟新堂开始翻箱倒柜找手套,他记得就放在了书房的柜子里,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斟酌片刻,还是给孟新初发了一条求助微信。

    这姑娘果然在熬夜,几乎是秒回,告诉孟新堂上一次她帮他收拾书房时,把那幅手套放到了柜子上层的抽屉里。

     孟新堂按照孟新初说的找到了手套,关上抽屉的时候,目光却到了一侧的书格,里面整齐地排列着他这么多年的剪报。

     后来回想起来,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那么晚的时候去翻阅自己的剪报本,大概只是因为他第一眼看到的那个本子脊上的日期有些特殊,让他一下子就想到了沈识檐。

     2008年1月至6月。

     孟新堂将手套放在一旁,抽出了那一本剪报,无意识地,就翻到了那个斥满了悲伤与痛苦的五月。

     五月十二号,剪报的内容是两则汶川地震的初步灾情报道。

     五月十三号,第一则是依旧灾情报道,发生了余震,第二则是救灾情况总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