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章

首页
    眼镜旁放着一叠折成了长方形的宣纸,能看到黑色的墨迹。

     沈识檐奇怪,伸手拿了起来。

    打开的时候,还能闻到墨香和宣纸的独特味道。

     字写的是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落款:识檐三十又一,愿平安顺遂,喜乐无忧。

    新堂书于圆月十六。

     所以,这是他一大清早,为自己写的。

     沈识檐不知自己发着怔将这幅字举了多久。

     直到手开始轻微颤抖,眼底有了酸涩的感觉,他才回过神来,再一次从头开始,珍惜地看着每一个字。

     而再读到落款,目光触到“平安顺遂”四个字时,风驰电掣的一瞬,有汹涌的熟悉感袭了大脑。

    他一动不动地盯着那四个字,终于确定,他曾见过。

     因为刚刚起床,血液还流得不畅,沈识檐在拿起那本有些重量的《新英汉词典》时,蜷起的手指紧得发疼。

    他捏着黑色的封皮,翻开,又拨开了夹在里面的两页临摹草纸。

    露出的一行字让沈识檐如同入了定一般呆在那里。

     字典的扉页以黑色的油墨书着几个字,一个简单的落款。

     “千禧年,平安顺遂。

    孟” 虽然字体有些细微的改变,但依然能很轻易地看出来,这是出自同一个人。

     高中时班上有图书角,每个同学都带了一两本书来。

    到了临毕业,班主任征求了大家的意见,让大家各自在图书角挑选一本书留作纪念。

    他无意间看到这页扉页,便毫不犹豫拿了这本好像从没被人拿走过的旧词典。

     那时非典刚过,沈识檐记得很清楚,在那个燥热的夏日夜晚,他用了一节晚自习的时间临摹这四个字,一笔一划、密密麻麻地书了好几页。

     风扇曾吹落了一张写满了“平安顺遂”的纸,他小心地捡起,拂去了上面的灰。

     这个“孟”,便是孟新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