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的家仆都屏声静气地低头回避。
行至陆乩野院中长廊下,殷乐漪在陆乩野耳边哽咽的问:“陆少将军,当日大魏兵马能在一日之内攻破城门,是不是因为我晋国的京都守备撤下了城防,打开了城门?”
陆乩野脚下步子一顿。
殷乐漪从陆乩野怀中抬起脸,泪珠挂在白皙的下巴尖上,恳求道:“还请陆少将军能为我解惑。
”
陆乩野大约明白殷乐漪的失态是因何而起,语气里带了几分讽意:“你晋国的守备裴氏一族早已暗中向魏国投诚,我们大军兵临城下时,他们大开城门个,让我们不费一兵一卒就进入了晋国都城。
”
“陛下更是感念裴氏一族功劳,给守备裴召赏了爵位,封了他威远候。
”陆乩野将殷乐漪放到廊下的长椅上,意有所指,“他的独子裴洺也得了官职,如今是大理寺少卿。
”
他直勾勾地端详着面前的少女,指腹轻抚她腮边泪,语气晦暗:“殷姮,你莫不是在为那裴洺而哭?”
殷乐漪点头又摇头,“我在教坊司里见到了云莘阿姊,她的母亲阿姊都死在了教坊司里,父亲还关在大理寺诏狱中。
她……恨极了我,要我代她献舞,我心中有愧无法拒绝她……”
从晋国到魏国的这一路,陆乩野将殷乐漪的脾性早已摸透,她不止是涉世未深,天真不谙世事,她的心里还撑着一份公主的重担。
她认为自己身为一国公主,不仅未能护住他的子民,反让他们颠沛流离、家破人亡,她将自己固执地当做致使晋亡的罪人,尽力想要弥补每一个晋国人。
不止是对柳云莘,她对从前的岑柔、山匪、鄯州百姓亦是如此。
但这样的做法与念头在陆乩野看来便是嗤之以鼻、愚不可及。
他滚了滚喉,尖锐的发问:“今日她要你替她献舞,你应了。
明日她要你替她在其他男子身下承欢,你是不是也要应?”
殷乐漪被问的怔住,“……我不知道,我只知为君者不能独善其身,要以子民国家为重。
”
陆乩野听的眉心蹙起,又忆起晋文帝继位多年膝下只得殷乐漪一女,哪怕晋国连连战败也不愿让殷乐漪嫁来魏国和亲平息战戈,晋文帝莫不是未把殷乐漪当做公主教养,而是储君?
若是如此,她这幅执拗性子倒也说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