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也是吐蕃对外扩张行动的一部分罢了。
骚扰大雍,是因为器宗农赞想要试探大雍的实力,顺便通过对大雍作战,提高自己在这片大小学国,诸多部落,林立四方的土地上的咖位。
很简单的道理,拉踩嘛~
甭管什么行业,想要在该行业快速出名立足的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损招,就是对标已经该行业的老牌龙头老大们,国家同是如此。
只看本质就够了,剩下的全是借口。
但就算如此,也没什么值得太过担忧的。
果不其然,善水公主下一秒说出的话,就是有些意味不明的--
「看来后人提及曹操之败走华容道,关羽之败走麦城后,又将添得『吐蕃王败退松州』这一典故了。
」
战事还未爆发,而事情到了善水公主这里,却已经成为了后人的「典故」,这话逗得湛兮哈哈大笑。
善水公主也失笑摇头:「我并非骄矜自负,而是对我大雍各大城池的守将……都曾尝试过去了解一番。
」
这就是善水公主在谦虚了,湛兮猜测为了今日,她私底下想必是做了不少的功课的。
她对大雍朝的自信来源于她对这个王朝的军事实力的深刻了解,想必对于大雍的名将们,她不能说是如数家珍,也绝对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了解上。
湛兮忽然有些感叹,这样一个绝顶聪明,能力超群,又有毅力和执行力,还野心勃勃的人……怎么会输呢?
倘若她是个不必生孩子的男儿,想必绝不会轻易被历史的洪流淹没。
大雍的战力客观摆在这里了,器宗农赞个人实力当然的极为超然的,但大雍文武并重,名将辈出,大雍的职业军人基数和作战素质就在那里……
大雍可不是各自为政的吐蕃地方势力,吐蕃和大雍之间的差距,绝不是器宗农赞个人的军事素养能够去填平的天堑。
所以,这一战,毫无悬念。
器宗农赞会明白什么叫做--「绝对的实力碾压」。
湛兮和善水公主都并不担忧战事,倒是湛兮有些唏嘘:「年关将至,只盼为一城守将者,要怜惜麾下的士兵,尽量避免伤亡过大。
」
战争就意味着会有生死,这是无解的问题。
毕竟万骨之枯,方才功成一将。
善水公主说:「小国舅有忧天下之心,然天下之事极多极繁,非小国舅一人之事,在其位者自当谋其职,小国舅已经为将士们做了许多了,想必不会有太大伤亡的。
」
湛兮寻思着,如果要转移一下注意力的话,那他得看看还能从这场战争中,为大雍挖掘到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