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柳宽起便恨铁不成钢地破口大骂了起来:「死者长已矣,生者当节哀。
汝母为汝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生养汝至弱冠之年,何等艰辛?竟换来你这般轻贱这条性命吗!」
这样的法子并不是对所有寻死之人都有效的,但对鉴慧,确实有效……
不得不说,柳宽起这个朋友还是很了解他的。
柳宽起虽然是个臭顽石,轴起来的时候十匹马都拉不了他回头,但这也不是一个完完全全不知变通的傻叉。
他先以母亲的期望、母亲不愿他如此自轻自贱、他若是个男儿,当思为母复仇之流的话,紧紧地摄住了鉴慧的心神。
而后,柳宽起又忽然「灵活变通」地提起了王氏的那位姑娘。
「那曹氏乃定康王的心头肉,而今王氏后来者谋其平妻之位,想必世人多有牢骚,你虽一无是处,但好歹有一只能手,可撰锦绣文章,何不为那王姑娘造势?」
总而言之,就是死者不愿他下去陪同,生者还有能用得上他的地方……
那时候已经饿得两眼昏花,无力思考的鉴慧觉得柳宽起说得很有道理,那一口气又给续上了。
当然,鉴慧清醒过后就知道,柳宽起那都是事事从权拿这些狗屁灶的话来激他的。
母亲确实不可能希望儿子一起共赴黄泉,但想要以农门之子的身份向王氏报复,那不啻于蚍蜉撼树、螳臂当车。
王氏确实令世人诟病,但也轮不着他这样一个毫无身份立场之人为王氏女撰写文章,为了对方好,他反而应该极力避嫌。
******
虽然柳宽起说的都是假话,但失了最初的悲恸后,鉴慧却不再寻死了。
无法报复、无法相助,但他还可以活着,默默关注。
活长一些--也许他能看到她母仪天下,儿孙满堂。
再活长一些--也许他还能看到王氏的倾覆!富贵百年,终究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