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2章

首页
    人物行为。

     也因如此,本文在连载初期就收到了很多情绪起伏较大的评论,例如关于“赛蓬”之死,类似的还有周耀辉、吴努、韩金文等人之死。

    这些人的结局,本质上都是毒品犯罪集团内部利益纷争导致的自相残杀,无需同情和惋惜。

    毕竟做毒这条路,不是年轻时候赚得盆满钵满,哪天老了幡然醒悟、金盆洗手,就可以安享晚年的凡涉毒者,不得善终。

     除此之外,另一个较大争议的情节是卧底“魏延”的第一次中枪。

     关于这一点,我想说的是:如果一定要对一本小说进行“审判”,至少请等它真正完结之后。

    也请大家理解,小说里最常见也最需要的,就是伏笔和悬念。

     这个情节我自始至终都没有解释过,原因有二。

     一则连载期间不剧透是我的习惯和原则,这个原则不因任何人、任何质疑而改变。

     二则我理解大家看到小说中艰辛卧底多年、即将回归正常生活的卧底警察中枪时的愤怒和心痛,而现实往往更加残忍悲痛。

    在写作过程中,我看了很多纪录片,其中印象最深的是1995年央视制作播出的《中华之剑》,它真实到令人震撼,也让我知道即便在九死一生的缉毒战中活下来的缉毒英雄,付出的也仍是他们的一生。

    为避免毒贩报复,他们及家人不得不离开生活几十年的家乡,甚至要隐姓埋名、隐藏容貌,永远无人知道他们的付出和功绩。

     我想,在明知这些的情况下,如果还要在文字作品中将毒贩的凶残弱化,营造缉毒战中没有流血牺牲、赢得轻轻松松的假象,那才是对为缉毒事业献出一生之人的真正抹杀和不尊重。

     除了以上故事情节,最大的争议点莫过于本书的结局。

    连载期间收到最多的问题就是:结局究竟是HE还是BE? 对此我也从来没有给出正面回答,除了上文所提到的“不剧透原则”,还有一个原因是身为作者,我也无法用简单的HE或BE来定论。

     在我的理解中,HE是happy?ending,也既“好的结局”。

    BE是bad?ending,也既“坏的结局”。

     本文的结局是特大毒品犯罪集团的首脑被歼灭,警方阻止了毒品犯罪的全球性扩张、避免了更多家庭遭受毒品迫害。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不能算作坏的结局。

    然而,对于那些已经遭受不可磨灭伤害的无辜死伤者们,这却也不能算是好的结局。

     品文千人千面,对结局的理解和定义,还是交给所有读者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