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才被朝廷喊回去,我到这里还不到一年呢,不可能这么快调任。
”
可是百姓们不知道朝廷规定,只知道主心骨走了,他们心里有点慌。
韩星霁也没想到居然送行才是最浪费时间的,等安抚好百姓之后,他出发的时间比原定晚了两个时辰。
王若清含笑看着他感慨说道:“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被百姓这么真心拥护的县令了。
”
韩星霁听后便说道:“其实好官什么时候都有,只不过那些人未必容易出头。
”
事事为百姓着想不仅累也不一定出成绩,有些县令为了升迁,做出来的事情都是给朝廷看的,当时看上去政绩斐然,但从长远来看是不行的。
可谁在乎呢?真出事情的时候那位县令早就走了,要么升迁要么调任到别的地方。
不过在摄政王的铁腕之下,这样的官员并不多,但有心为民和真的能利国利民是两码事儿。
王若清问道:“若是朝廷真的要你留下来或者调任到别的地方,你怎么办?”
“应该不会吧?丞相和大王不会干出这么离谱的事情的。
”韩星霁这次回去还带了许多文书,都是洪灾过后的重建情况。
重建虽然困难,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他一走换个人过来,那就不一定是什么样了。
除非朝廷一点都不在乎合阳,所以不可能做出这么离谱的事情。
皇帝倒是可能出昏招,但朝上那么多大佬也不可能惯着他不是。
王若清摇了摇头:“我问的是你,你还想不想回来。
”
韩星霁果断说道:“当然要回来啊。
”
王若清来了兴趣:“真的?为什么?这里条件不好,还容易遭灾,人口少不好建设,还跟屈知国接壤,以你之前的表现,更好的地方也能去得。
”
王若清说得还挺有道理,韩星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