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取的,我凭什么要给王家撑门面?于理:在王家的家谱上,可曾有我的名字?可曾有母亲的名字?虽说王象乾给了我一半血液,但在法理上,我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这事儿便是说破天也没用,我不承认,谁也奈何不了我,更没法用孝道压我。
至于我母亲,她既不入王家祖坟,也不入宋家祖坟,她可以同我葬在一起。
我将来必会改换门庭,到那时,我的坟便也是我后代们的祖坟,何愁没地方托生。
”
他一心三用,下笔的速度却丝毫未曾减缓,话音未落,已做好半篇策论半篇骈赋,且文采斐然、?ず舱裨澹?直叫王老太爷在心中大赞精妙。
若说刚来的时候还有些不甘愿,看见如此惊才绝艳的少年,他唯余满胸热切。
若早知道宋氏诞下的孩子竟是这等鬼才,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儿子抛妻弃子。
例数天下俊杰,谁人能同时左手写文右手作赋,口中还要驳斥旁人?谁人能将策论写得如此震耳发聩,将骈文作得如此风流蕴籍?这孩子一个脑袋顶得上别人十七八个脑袋,王天佑跟他一比算得了什么!
若将这两篇文章拿出去,足以教当世鸿儒自愧弗如,更何况作者还只是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
再给他几年,又该是何等光景?老太爷激动的全身都在发抖,已然意识到重振王家的希望,就在孙子身上。
若是他愿意,必然能光耀门楣,位极人臣。
但见对方决绝的态度,他满腔热血又顷刻间冷却。
悔啊,直到这会儿才知道把肠子悔青是怎样纠结苦痛的感觉。
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拿着鱼目当成珍珠,林氏和王天佑害得我王家好惨!被匆匆回转的阿大和阿二丢出王府时,王老太爷一时失态,竟跪倒在门口大哭起来。
王老夫人欲上前安慰,却被他一拐杖抽在脚弯,喝骂道,“你这愚妇!若非你将林氏送到儿子房内,叫她迷惑了他心智,我的好孙儿万万不会被两个奴才偷走!你还整日里夸赞王天佑惊才绝艳,你知道‘惊才绝艳’四个字儿怎么写吗?可怜我的好孙儿,被你们几个愚妇给生生耽误了十五六年!他若是肯回家,我愿折寿十年!老天爷,我愿折寿十年,你听见了吗?”
老太爷此举也有喊给有姝听的意思,却没料身后传来一道森冷而又饱含讥嘲的嗓音,“似有姝这般大才,正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拢共五百年都出不了一个。
你只折寿十年,可见命中合该只有王象乾和王天佑那样的子孙。
”
第35章四十千
王老太爷见正主儿到了,连忙让老伴将自己扶起来。
说来也怪,三王爷明明性情温和,风流儒雅,旁人到了他跟前却不敢造次,这大约便是元后嫡子的气度。
难怪他落魄成那样,萧贵妃和太子依然想置他于死地。
老太爷拱拱手,本想哀求几句,却见三王爷目不斜视的入了宅邸,竟连个开腔的机会也不给。
两老面面相觑,痛悔不已。
若是没亲自来这一趟,他们或许会知难而退,但在见识了孙子的惊人天赋后,却万万不能放弃。
三王爷方才那话丝毫未曾夸大,就孙子这等才华,当真是前后五百年才出一个。
谁家得了这样的后嗣不得好好养着供着,偏他们家,竟从小把人挪到小院自生自灭,最后还给送走,反倒叫两个奴才偷了去。
“林氏那个贱妇!若非她频频吹枕头风,象乾也不能把有姝送去乡下!娶妻娶贤,这话果然没错!”老太爷气得直发抖,若林氏就在跟前,恨不能将她千刀万剐!然而人已经送给了孙子,却也不能反悔,只但愿孙子在处置了林氏后能消消气,重新认祖归宗。
二人仿佛一夕之间苍老了十几岁,你扶着我,我扶着你,踉跄回府。
因儿子和孙子死相极其难看,且恶名在外,故而丧事办得非常简单,只在家中停棺三日就发丧,千盼万盼,终究没等来大孙子回归。
前来祭奠的人同样少之又少,连族人也只来了两三个,送了丧仪就匆忙离开,仿佛害怕沾了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