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觉得立庐陵王为太子极好。
”
武则天斜了她一眼:“你倒是毫不避讳,可是狄大人让你这么说的?”
在之前的大朝上,她提出立侄子武承嗣为太子,朝廷中的意见一半一半,众大臣各执己见,差点吵起来。
最后还是狄相说了一番话,才让众位大臣们停止了争执。
狄相说,就算武承嗣是武家血脉,但是她毕竟只是他的姑母,即便日后成了太子登了基,只听说过请自己父母入太庙的,未听说过请姑母入太庙。
而若干年后,武氏一族纵然繁盛,只怕则天皇帝的名字也会渐渐湮于时间。
日后人们只知武周代唐,却不知她则天皇帝才是开国之君。
自古以来,又何曾见过侄子比儿女更孝顺姑母的。
只这一番话,就让她淡了立武承嗣为太子的心思。
但是,不立武承嗣,还立她的儿子的话,岂不是又便宜了李家人。
她这一番改朝换代,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而且,天卷也的确预言了此事,日后的确还是恢复了李唐的国号。
这让她心中更不甘心了!
故而,她现在最纠结的是,要不要同天卷的预言反其道而行。
只是眼下,知母莫若女。
她的心思太平一下就猜到了,这才佯怒对她质问。
太平也不急,而是又笑道:“自然是听了狄大人的。
这朝堂中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听到他的话。
儿臣觉得甚是有理。
所以,思来想去,还是三哥最合适。
”
武则天轻轻一叹,收起了脸上的薄怒,看向天卷:“这满朝文武,也就只有你敢这么直白的对朕说这种话了。
”
太平轻轻地摇了摇头:“母皇,您是我的母亲,庐陵王是我的三哥。
我们都是我的亲人,我又有什么不能说的。
说到底我们都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