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9章

首页
    什么靖康耻,徽钦二帝被俘。

    他都决不能让这种事情再发生! 【不仅仅眼光犀利,宋仁宗的胸怀也十分的宽广。

    大家都只知道苏轼狂放不羁,可知苏辙在他的试卷上曾经大骂宋仁宗。

    说皇室奢靡,內宫冗余。

    看得主考官欧阳修都心惊胆战。

    】 在考卷上大骂皇帝? 各朝各代的皇帝:明白了,看来苏家兄弟是一脉相承呀! 【却没想到宋仁宗不但未治苏辙的罪,还竟然给了两兄弟这么高的评价。

    这不管是在前朝还是在后世,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 【也正是如此,在宋仁宗时期才没有后世那些“文字狱”之类事件,才会让宋朝的文学艺术发展出现井喷之态。

    】 【而宋朝六大家中其余几人,更是一个比一个的充满话题性。

    】 【首先是欧阳修。

    欧阳修此人小时家贫,练字的纸都没有,看书都是借着看。

    靠他母亲用苇杆在沙地上教他写字。

    有一个成语“画荻教子”就是说的他们母子。

    】 【但是后来,宋朝六大家中的其余五人,却都是他的门生。

    乃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北宋文坛一哥。

    】 宋朝六大家,五人都是他门生? 此人选才任能的本事,别说是在宋朝了,哪怕是在有科举以来的各个朝代,都是首屈一指的。

     各位帝王看着“欧阳修”这几个字眼睛都快绿了。

     帝王们最缺的是什么,正是人才呀。

     人才最怕什么?最怕的就是明珠蒙尘。

     若是能有这样一个慧眼识珠的伯乐,此人的存在,简直比人才本身还可贵! 若是因此列入六大家之一,倒也算是勉强够格。

     【在他还没有考中进士的时候,就已经名声在外。

    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直接杀入殿试。

    】 【那时的他少年得志,自然也张狂了些,觉得自己一定能中状元。

    于是在殿试之前,竟然提前做了一身状元袍。

    就等着中了状元跨马游街的时候穿。

    】 众帝王:连中三元!若是无意外,定然是状元郎了! 【而在宋仁宗亲自主持的殿试中,他果然是才思敏捷,舌粲莲花。

    水平明显压了其他学子一头。

    】 【但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殿试的成绩下来,他竟然只得了十四名。

    】 众帝王: 啥啥啥,十四名? 连中三元的大才子,最终在殿试上只得了十四名? 是这个才子水份太大,还是他说得罪了什么人,难道是皇帝? 不是说这个宋仁宗心胸宽阔吗? 这是给穿小鞋了? 【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更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失误在何处。

    】 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