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后面的朝代还好,尤其是宋仁宗以后的大宋皇帝,想到这位据称是文曲星下凡的大才子,就不胜唏嘘。
都知苏轼才高八斗,却不知道他的性格也是豪放不羁,要不也不会搞出这么多事来,几乎全靠他弟弟来给他收拾残局。
宋仁宗:他是朕在位时的文学大家?朕为何没听说过?难道还要再过些日子才会出现?来人,立即帮朕去寻苏家三父子。
【大家可知他曾经自号铁冠道人。
名如其人,的确是头铁的很,虽然被一贬再贬,却仍旧不改初心。
】
各朝帝王:铁冠道人?的确,太形象了。
【甚至后来连皇帝都得罪了,被贬到最南边的惠州。
还能写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千古诗句。
可谓是古来头铁第一人。
】
宋神宗:这说的是朕?朕何曾同他一般见识过,就是可惜了子由。
【当然了,这个皇帝自然不是我们今天盘点的仁宗皇帝,而是他的下下任皇帝宋神宗。
】
宋神宗:朕不曾同他一般见识,这都是谣言。
【至于最小的弟弟苏辙,则是最心累的一个。
苏辙最高的时候官至宰相,但是他的一生,不是在捞自己的哥哥苏轼,就是在捞哥哥的路上。
】
众帝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冤种哥哥?和一个怎样的任劳任怨的弟弟呀!
【苏辙时时刻刻记着哥哥对他说过的话:“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此等兄弟情,实在是让人羡慕。
】
【于是有人曾戏称,苏辙这个“扶哥魔”,为了能把哥哥从危难中捞出来,就差做到皇帝了。
】
宋神宗:他倒是给朕试试看!
【而后来的“乌台诗案”中,苏轼眼看性命不保。
苏辙甚至想用自己宰相的官职来换他的命。
结果不但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