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5章

首页
    怎么能为五斗米折腰?” 弹幕恰好也说道【我承认,我这个人能够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是能够为了五千万斗米折腰,其实我也不想的,是他给的太多了!】 “按照清朝光绪年间的记载,总督的养廉银一般在一万三到两万两,巡抚一万到一万五,可谓是高薪养廉了。

    ” “但是雍正没想到即使高薪养廉,也避免不了官员的贪污受贿。

    ” “一般来说,京官除了俸禄是没有额外收入的,但是他们又要给家里的生活费,又要去拍大佬们的马屁,所以依然会收地方官员的冰敬和炭敬。

    ” “地方官员则是要给京城的官员送钱送物,防止对方说别人好话说自己的坏话。

    ”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官员自然是通过贪污受贿获取这些银钱。

    ” “当时贪污受贿甚至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 “例如琉璃厂等地方,你过去之后,找到那种有口碑有关系的掌柜,和他说想要给某个官员送多少钱,掌柜就会把官员寄卖的某个物品卖给你,你出钱之后,掌柜将钱给官员并且说明,等你把东西送来,官员看礼物的物品,就知道是谁给自己送钱了。

    ” 【送钱还搞这么多套,现代人是真的比不过古代人】 【现代人很多也很卷的,之前山东那什么进步礼盒不就是这样的嘛?】 【当我提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都没想到山东人,山东人算是典型的现代人吗?他们考公考编思想和我爷爷那一辈差不多】 “通过这种办法,官员们完成了送钱的勾当,但是说起来,对方只是送了不值钱的书画,并不涉及受贿。

    ” “这办法之所以现代用的少,主要是古代官员基本都要有一手好字或者丹青的本事,现代官员大部分都做不到,当然也不能卖这样的书画。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