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4章

首页
    接在弹幕上问了:【小康的标准是什么?】 【这都什么时代了,还有人不知道小康的标准?】 【上面的,我还真不记得,你要是不百度能够说出来,我佩服你】 【我就不用百度,我用谷歌和搜狗】 也有人正经回答:【我记得是恩格尔系数小于50%才是小康?】 【恩格尔系数?】 【对啊,就是家里买食物的钱不到收入的一半,就是小康了】 听到这番回答,古人都惊讶地看着天幕:所有人家里只需要花不到一半的钱就能吃饱? 这对于古人来说,完全是天方夜谭。

     “他们只花一半的钱买食物,那岂不是可以有很多钱买衣服和盖房子?” “还剩一半的钱,这怎么花的完啊?” “而且还是所有人都小康了?怎么可能?难道是因为他们的衣物和住所特别贵?” 这么想着,自然也有人说了:【忍饥挨饿买衣服吗?】 【难道所有人都能吃上白粥吗?】 现代人只觉得奇怪:【什么鬼,是每个月都有鱼有肉,每天都有鸡蛋的小康好不好?】 【儿童免费午餐都才达到每天有蛋的标准,还真不一定有鱼有肉……】 【不舍得给孩子吃不代表他们买不起,只是没有要营养均衡的意识罢了】 由信仰问题衍生出的小康标准讨论地如火如荼,伍爱华还在兢兢业业科普司法制度。

     “元朝的枢密院则是可以审判和军队相关的案件,而枢密院和宣政院的权力在唐宋等朝代均是没有的。

    ” “此外,元朝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僧侣会干涉司法审判。

    ” “因为蒙古人崇信喇嘛教,所以当时的宗教人员有很大的特权,国师甚至会发出命令,要求改判,僧侣被告之时,会因为觉得对方没有偏向僧侣判决,国师甚至会问罪审判的长官。

    ” 【我的天,咱就是说,元朝蒙古人你们也别太爱了吧?】 【我就有一个问题,欧洲也是宗教审判,所以蒙古统治欧洲的时候,他们是用基督还是用喇嘛啊?】 第132章 涉及到宗教问题,伍爱华只觉得弹幕这是在挑事:不知道信仰战争吗? 不知道的古人还真的在弹幕上回答:【当然是用喇嘛教了!我蒙古江山一统,难道还用那什么乡野教派?】 【欧洲自古有其国情,元朝那时候是欧洲中世纪,正是教派势力兴盛的时候】 趁着弹幕没来得及作出更多的挑事行为,伍爱华连忙开始了下个话题。

     “除了在僧侣方面的特殊规定之外,元朝司法还保留了尊重民族风俗的特色点。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