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知道襄阳之战。
”
“其实襄阳之战时蒙宋之间非常重要的一次战争,在那之前,窝阔台和蒙哥两次作为大将攻打宋朝,都壮志未酬,直到忽必烈南征,通过襄阳之战奠定了自己胜利的基础,并获取了战略优势。
”
“历史上襄阳之战足足打了6年,南宋兵将一直没有屈服,想想如果靖康年间皇室和朝堂能有这种坚韧和魄力,哪里还会有什么靖康之耻的存在?”
【万万没想到南宋居然这么牛,蒙古大军横扫欧洲是不是都没用到四十多年?】
【没用到!刚刚去查了,打到欧洲多瑙河和非洲埃及,一共用了四十年,三次西征】
【对不起,我承认我对宋朝是大声了点,你们还是很牛逼的】
【十万宋人投海自尽你们以为是开玩笑?咱就是说,不愧是黑胖的血脉,品德不一定多高,但是比光头义的血脉有种多了!】
看到弹幕这些夸赞,南宋艰难抵抗蒙古人的将士们都露出苦笑:所以最后还是败了吗?
“有人或许会说,南宋之所以能够撑那么久,是因为当时蒙古也在西征,双线甚至多线作战,南宋并不是他们当时的战略重点。
”
“博主我不懂古代军事,但是我可以说,宋朝当时的组织能力、反抗力度、顽强程度,绝对是给了蒙古人一些小震撼的。
”
“具体就体现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认为南宋的法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
“也许是因为对峙了四十多年,蒙古人从一开始习惯法,逐渐认可汉人法制的作用,于是也开始学习起了宋朝的法律,忽必烈将这件事情称为‘祖述变通’。
”
“祖述变通中的祖述指的是蒙古的习惯法,忽必烈将其上升为律令条格,而变通指的是参照宋和辽金的法律制度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