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9章

首页
    等人本身并不抗拒变法,只是认为王安石步子迈的太大,怕他扯到蛋。

     因此,苏轼并不是觉得法不可变,而是觉得伍爱华科普的这些事项并不适合此时的宋朝。

     这是一件毫无疑问的事情,不说别的,就说工业和农业科学没有发展起来的情况下,怎么让农民脱离土地? 如果不拔高农民的地位,士农工商一体看待,那么耕种的人少了怎么办?只要田地荒芜,国家就会冒出大量的流民,乱世还谈什么法治? 毕竟,看到商人经商赚钱且因为有钱地位比自己还要高,又有几个农民会不动心呢? 这么想着苏轼忧虑的看向天空,对着弟弟说道:“这天幕的出现是福是祸,也尚未可知。

    ” 相比于苏轼,苏辙更加的实用主义:“不管怎么说,对于少年时期的我们来说,绝对是福气,毕竟救下了姐姐。

    ” 听到苏辙这番说话,苏轼沉默了一瞬:“是啊,他们救下了姐姐。

    ” “我只是觉得,好像这个主播并不是不明白他们会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但他就是这样做了,所以他有什么做的理由吗?” 伍爱华如果听到了苏轼的问题,一定会大声说:“我们这么做的理由,当然是为了向高维存在兑换更适合我们的科技啊!” 此时此刻,伍爱华也在向高维存在展示着各个古代位面的法治进度。

     “怎么样?你看是不是进步很大?” “不错不错!”,高维存在满意地说。

     “如果觉得不错的话,是不是可以给一笔阶段性的奖励?”伍爱华不抱希望地试探性问。

     高维存在却很爽快:“你想要什么?” 早就接到国家通知的伍爱华立马问道:“有没有针对台风和洪水这些灾害的科学技术呢?” 第111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