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4章

首页
    ”伍爱华说着:“之前有一段很出名的评语,说读《出师表》不落泪者,是为不忠,读《陈情表》不落泪者,是为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落泪者,是为不友。

    ” “这虽然是宋人的评价,但是感情一脉相承,不管怎么说,《陈情表》确实表达了李密对于祖母的眷恋,”伍爱华说着:“但是李密能够凭借一个《陈情表》躲过做官的诏令,也有晋朝特殊的背景存在。

    ” “李密是蜀人,当时在蜀地很有名字,在蜀国也做过官员,那时候晋武帝想要征召李密成为大臣,展示自己不计前嫌、政治清明,”伍爱华说道:“但是那时候蜀国很多官员都还有忠于汉室的想法,更别说晋武帝就是篡位得道的皇位,更为当时的官员和文人不齿,古时候名声又很重要,所以李密并不愿意去晋朝做官。

    ” “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是你不想做官,就可以不做。

    ” “国家要运行,有时候就是要强制的,不说别的,就说现代有些重要岗位,辞职也不肯跟快速批复下来,重要等到有人能接手之后才能批准辞职。

    ” “古代则更是如此了,如果国家需要你,那就是病得爬不起来,也要被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想想晋朝祖先司马氏,也不愿意给曹老板干活,但是曹老板是那种强扭的瓜很甜的性格,不干?想死吗?” “司马氏怕死,李密也不愿意就这样挂掉。

    ”伍爱华说着:“他想着要拒绝晋武帝才行,但是怎么拒绝了?就要寻找方式方法了。

    ” “李密就很聪明,知道晋朝只能提倡以孝治国,所以就把自己九十六岁的老祖母抬了出来。

    ”伍爱华说话的时候,李密就觉得事情有点不妙。

     “这件事情是阳谋,我不想做官,我也知道你知道我不想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