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怀这个名字,和卫氏余孽牢牢绑在一起。
他在人前与祝予怀故作亲昵,在人后又撕破脸皮百般挑衅,可祝予怀从始至终只是淡淡。
祝予怀问他:“你这样有什么意思呢?”
“当然有意思。
”卫听澜故意撩着他身上的锁链,拈在指尖把玩,“看着昔日的天之骄子如今只能仰人鼻息,我心里快活极了。
”
早在狼狈离京的那一天起,卫听澜就明白了,祝予怀曾经施舍给他的那些情谊,都是他一厢情愿的幻想。
但即便是幻想,他也不想放手。
祝予怀不让他攻伐大烨,他偏要攻,祝予怀不让他报家仇,他非要报。
他在朔西举了反旗,开始厉兵秣马,铁了心要做乱臣贼子。
他不止自己要反,还要带着祝予怀一起反。
就算他半道兵败身死,在史书上遗臭万年,他和祝予怀的名字也要写在一起。
卫听澜一日比一日更期待看到祝予怀不堪受辱的模样,甚至故意挑在深夜把人从床上拽起来,强迫祝予怀披上自己的外衣,在院中陪自己饮酒。
说是陪他喝酒,酒杯却只备了一个。
卫听澜把自己喝了一口的杯子递到祝予怀唇边,毫不掩饰地笑道:“就这么喝吧。
反正天下人人皆知,你我二人,如今是什么关系。
”
祝予怀的肤色在月光下苍白得近乎透明。
他好像很累,衣衫下隐现着嶙峋的瘦骨,盯着那酒盏中粼粼的水光,半晌后,忽然笑了一下。
“十七岁那年离开雁安前,我在落翮山埋了一坛‘三春雪’。
”祝予怀呓语似的轻声说,“那时年少,踌躇满志,只想着有朝一日功成名就,重游故地时,能与身边友人痛饮几杯,笑谈少时的荒唐事。
如今看来……是没那个机会了。
”
祝予怀自来了朔西后,便再也没这样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