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3节

首页
    即急跳退,切记切记!” “我记住了。

    ” “招式、步伐转换都需要强劲的内力支撑,教给你的心法必须每日修习,过年也不可荒废。

    ” “知道知道!”朱翊钧不想听这些枯燥的理论,木棍在手中转了个圈,“再来!” “……” 过年之后,朱翊钧终于等来了回王府的日子。

    他现在已经是虚岁七岁的小朋友了,不仅读了书,还练了功夫,个头长高了,精力更加旺盛。

     王府那一某三分地更是关不住他,现在借口也不找一个,就是天天吵着要出去玩。

     过年期间,裕王也不用听讲官们给他将治国之道,主动提出要陪着儿子上街。

     虽然朱翊钧更愿意自己玩,但爹爹说要陪他,他也很乐意。

     父子俩换好衣服,一同出门。

    长安大街依旧繁华喧嚣,过往车马行人络绎不绝。

     朱翊钧拉着裕王,好吃的好玩的买了一堆,路过一件茶馆,还吵着要进去凑热闹。

     茶馆里,说书人在讲《水浒传》:“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

    ” 小二上茶,又端了几碟小零嘴。

    朱翊钧喝了口莲子茶,冰糖也压不住的苦味,还带着未冲开的粉末,他不喜欢,便放下茶盏,专心听书。

     说景阳冈有老虎,就家门口贴着榜文:“三碗不过冈。

    ”武松连喝十五碗,还不听劝,非要上景阳冈。

    果真遇见了吊睛白额大虫,三拳打死,一夜成名。

     不仅当地百姓把他奉为大英雄,就连知县也亲自接见,还将他参做步兵都头。

     一日,他在阳谷县街上闲逛,冷不防遇见了熟人。

     朱翊钧听得入了神,却听醒木一响:“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小家伙一拍桌子:“与成,思云!” 二人不知发生何事,赶紧凑上前低声问道:“殿下怎么了?” 却听朱翊钧说道:“把他给我绑回去,接着讲!” “咳咳咳……” 裕王正在饮茶,差点被亲儿子一句话呛个半死。

     朱翊钧凑上去,体贴的替他爹拍背顺气:“哎呀,爹爹你慢一点,我说着好玩的。

    ” 说书先生转到后面休息去了,茶馆里登时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聊着近来京城中的趣闻。

     其中一人说道:“你们听说了吗?那位小阁老,又被抓了。

    ” “可不是,刚入京城,却不下大狱。

    京郊有一处别院,那萃雅楼的权相公,谁还记得?“ “萃雅楼,权相公……”朱翊钧看向冯保:“什么地方,什么人?” 裕王难得在儿子面前严肃一回:“不许瞎打听!” 这一嗓子,唬得冯保不敢吭声。

     “回了。

    ”裕王牵起儿子就往外走,朱翊钧一边走,还一边听了一耳朵,有的在聊严世蕃曾经的风流韵事,有的在聊严家究竟有多富有,有的在说他做过什么坏事,害过多少忠良。

     杨继盛、沈炼、夏言……这些名字朱翊钧都已经听过无数次了。

     踏出茶馆的时候,朱翊钧还听了一句三法司。

    可裕王牵着他走得太快,后面的内容,他实在也没听清。

     回去之后,裕王先给儿子立了规矩:“往后这几日,就留在你母亲身边,不许再出去!” 说完,他就让管家把人带去了王妃房里。

    他还把朱翊钧的身边的太监和锦衣卫全都叫来,叮嘱他们不许带世子去这些鱼龙混杂之地。

     出门这一趟,裕王只听到了萃雅楼,认为他儿子的世界里,就不该出现这种地方,就算是听听也不行。

     而朱翊钧心里却在想另一件事情——为什么整个京城都在讨论严世蕃,而他皇爷爷那里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