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27章

首页
“昆明府同知唐注就是相爷拔擢上来的……”

    沈持:“多谢你看得起我。”

    “不过,”他继续说道:“你既知本相是如何晋升上来的,当知道,走本想的门路,要的不是金也不是银子,要的是政绩,要办事。”

    冯遂:“下官知晓,沈相爷需要一个会办事的人。”

    沈持:“那本相问你,这次召你进京升官,所为何事?”

    “下官来京城打听了一番,”冯遂说道:“是略买略卖人的事。”

    沈持微惊:“冯大人是如何得知的?”

    冯遂:“听闻大年初二,西南的左氏土司到鸿胪寺卿李大人府上想要赎个婢女出来,李家不放人,好一通闹腾呢。”

    沈持点头:“嗯,有这么回事。”

    擅于收集信息,是能办成事的前提。

    沈持又问:“会宁县,是否也有拐子猖獗的问题?”

    冯遂:“在下官的地界,没有拐子。”拐子都不去。

    沈持惊讶:“为何?”

    京兆府这么多衙役日夜巡逻,上官家还丢过女儿呢。

    冯遂说道:“笨法子,会宁县二十多年来半年查一次户籍,所有人口必须报官府知晓,谁家人口走失,谁家添了奴仆,都要在官府记录在册。”

    “且下官在会宁县时施行严刑峻法,一旦拐子在下官的地盘上抓获就是个死。”

    这样一来,拐子不敢在他的地盘上拐人,大户人家也不敢随意买卖人口,是以县中十分清净。

    沈持:果真是治理的一把好手。

    “吏部对冯大人的考核中,”沈持又问:“年年都是优,却为何不升迁?”难道吏部官员都眼瞎看不见吗。

    冯遂说道:“只因无人愿意去当地做这个县令。”

    沈持:怪不得。

    就这样,他像是被人遗忘了一般,在会宁县当了二十多年的县令。

    沈持唏嘘道:“我朝的七品县令俸禄微薄,冯大人手中却积攒有不少拿得出手的收藏,这个怎么说?”

    且还有怀素的真迹,少说也值个上千两银子。

    冯遂答道:“笔耕砚田,临池不辍。①下官靠卖字卖画给人写碑文,攒下了一点儿家业,让沈相爷见笑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