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了,外人都知道郑德妃娘娘记在咱们家名下,圣上让郑家给她做娘家,可咱们却从来没进宫拜见过她,知道的说咱们不爱攀附,不知道的呢,只当咱们不把德妃娘娘当回事呢……”
郑德妃膝下有一皇子,将来前程大好着呢。
她心中在埋怨:这么好的事儿郑家都不去张罗,怪不得成了破落户呢。
郑家一合计,纪氏这话说的在理。
郑家还有两名命妇,郑老夫人和她的大儿媳苏氏,她俩赶忙向宫中递了帖子,没几日,便有了回信儿,准许郑家的女眷进宫去探望郑琼。
到了那一日,郑老夫人携儿媳妇苏氏,孙儿媳妇郑氏,三人一道进宫。
她们进宫很顺利,到了临华殿,见到郑琼后大吃一惊,怪不得她能得皇帝宠爱,原来是这样一个从画上走下来的病美人呀,可知她当年才入宫的时候,是何等的倾国倾城。
她们心道:来对了,郑德妃只要活着,她就不会失宠。
一番寒暄落座后,纪老夫人说道:“听说前几日从宫外请来的黄大夫进宫来给娘娘把脉开药,不知那药喝了有没有用处,娘娘好些了吗?”
郑琼笑了笑,淡淡说道:“左不过些补养气血的。
”对于郑家女眷的倒来,她颇意外。
苏氏说道:“听娘娘的意思,这黄大夫的医术并不高明?”
“昆明府唐大人举荐的大夫,怎会没点儿真本事,”郑琼说道:“或许是宫里头拘着他了,想是在宫外看病开药,极是高明。
”
纪夫人听了就在琢磨,:德妃娘娘说黄宗敬在宫中开药左不过一些补气养血的,难道这些不管用,宫中拘束,宫外才能显出医术?
瞧着郑琼消瘦的脸颊,总觉得她的话未说尽。
头一次见面,双方话都不好说太深,纪氏笑着说道:“哎呀,妾身上也有些不好,不知这黄大夫住在哪里,妾寻他开一副药来,正好试试不就知道他是不是浪得虚名了?”
郑琼垂下眼睫:“那敢情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