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86章

首页
    第193章回朝 上回在京城,上不得台面的三房两口子,面对满地的达官贵人上窜下跳,跟耍猴儿似的,让他惴惴不安,生怕给沈持惹出祸来,于是他赶紧回来了,他想着,他们老两口不去京城,沈凉没理由带着他媳妇儿往那里跑,摁在禄县,看得住。

     这些年他总是跟大房和三房说“福不可享尽。

    ”,要知足,大房沈文一家子听他的话,踏实下来过日子了,三房沈凉跟他媳妇儿烂泥扶不上墙,好吃懒做,但只要不惹事,就随他们去了。

     史玉皎看向沈持:“阿池……”沈持晓得她的心思,他看着沈山说道:“爷,我们以后多回来看您。

    ”也只有这样了。

     过了晌午,得知沈持回来,禄县的官吏纷纷赶来沈家,想要见一见他,这是官场上的礼节之一拜会乡贤。

     无外乎送送礼攀攀关系走走门路,求个日后在官场上相互提携。

    沈持不爱这套,于是沈家由沈山出面,在庭院中摆了茶炉,烧着茶水,谁来了都请他们坐着喝茶,喝完茶即送客,带来的礼原封不动退回去。

     沈持则避开他们去了青瓦书院,同窗们大都已经考中秀才,余下的都是一些。

    后来的读书郎他都不认识。

    听说赵秀才已经不在青瓦书院的食堂做猪肘子了,还颇有些失落,对史玉皎说道:“我本想带你去吃那个猪肘子的。

    ” 如今的食堂已经成了他最先前的模样,里面只有一些灶台,供学生们晌午的时候热饭。

    说是自从孟夫子以后走了以后,赵秀才岁数大了,也干不动了,便关了食堂,不再经营吃食,沈持颇为惋惜。

     史玉皎笑了笑:“京城也有一家很好吃的猪肘子,等回京了我带你去,我小时候总是自己拿月钱去买呢。

    ” 他二人在青瓦书院转了转,找了个人打听周夫子周渔去哪儿了,一个小十来岁的小书童说道:“这位郎君许久没回禄县了吧,周夫子三年前考中举人,经人举荐到省城的官学当先生去了。

    ” 沈持真为他高兴,这么一算,周渔也才不到四十岁的年纪,正是往高处走一步的大好年华。

    一切都跟他当年不一样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