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点点头:“嗯,先任命唐注为同知,让他即刻赴任,安民。
”
他举荐唐注到昆明府当同知,皆因鹤州置府有了离得近的盐井之后,黔地的盐务已十分容易,归于通判名下便可经办,不用再单独设盐务官了。
唐注这几年高升不断,真叫人感慨人跟对了,水涨船高,仕途上自然得以顺利升迁。
当然,唐注也确实才干过人,可谓沈持这个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皇帝又说道:“沈归玉的同年,朕记得有几个年轻人,徐照真,李颐,贾岚……如今都在哪里?要是有才干的,擢升昆明府的官职,到那边去历练历练。
”
“是,陛下,”穆一勉说道:“臣这两日便拟名单。
”
左丞相萧汝平也谏言:“陛下,臣前几日拜读了沈大人的《平西南策》,中有一条,让戍军在西南设卫所,命将士十分之七屯田耕种,余下三分人数守城……臣以为,如今时机已到。
”
大理段氏一完蛋,今后打仗少了,戍军能抽出人丁来屯田耕种,以便在一定程度上自给自足。
前一阵子,皇帝萧敏下旨让群臣浏览沈持两三年前写给他的《平西南策》,不少人读了之后记忆深刻。
“陛下,让西南戍军设卫所屯田的时机已到,请陛下降旨。
”群臣附和萧汝平道。
皇帝说道:“可。
”遂命兵部拟公文,在滇地置卫所,多数将士垦田耕种,一小部分操练戍守。
……
朝廷的任命公文送达的快,十月底,唐注赶到昆明,新官上任。
大理王宫临时改成的官邸之内,沈持端坐案旁,见到唐注之后满脸笑意:“唐大人。
”
平日里面瘫的唐注,脸上却是一红,脱口应道:“沈大人高明,还挺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