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先生成全。
”
王渊:“有你这番话,我就放心给陛下递这份奏折了。
”
沈持再一次谢过他。
吃过饭,王渊收下了他草拟的奏折:“放这儿吧,我好好看看。
”
因为王渊的名气,他来到鹤州府之后,不时有名儒才子跋山涉水慕名前来拜访,这两日恰好来的人还不少,他拿给他们看,士子们都说好,又提了些意见,酌情修一修更好。
定稿后,以王渊的名义上奏朝廷。
恰在八月中秋节之前到了朝廷。
这日,皇帝萧敏在早朝时拿出来让群臣议论,右丞相曹慈头一个反对,他说道:“诚如王大儒所言,骤开商贾,起初其利必厚,民必蜂拥而至前往经商,如此则田地抛荒难避免,日久恐难保生计所需的粮食棉麻,再者,开通西南各边市,行商来往必多,若心怀不轨之人效仿一次白衣渡江,遽然生变,何以应对。
”
又质问,若一地发生灾荒,流民骤增,一旦酿成民变,如何处置。
皇帝萧敏,似乎在思考什么,良久才问道:“沈归玉履滇,已经快两年了吧?”
“滇”是当朝对西南一带的简称。
沈归玉?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不是王渊上的折子吗,关沈持什么事。
皇帝萧敏则在心里想着:这折子不会是王渊所写,必定是沈归玉的主意。
左丞相萧汝平说道:“陛下,沈大人是去年正月去的西南,到今日一年又七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