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的娘家侄子,有这样的家世,没有比他再可靠的了。
”
她还拿出黄婆子给她的簪子让沈凉瞧“头一次见面就给了这个,人家是诚心要娶阿朵的,”她见他不理她,喋喋不休:“再说了,等将来雍王殿下得了势,继了位,咱们不就是皇亲国戚了吗?”
沈凉冷不丁拽住她的手,低声道:“好媳妇儿,千万别拿出来显摆,万一叫人瞧见了眼热……”
“你这下信我了吧?”张氏藏好金簪,她面上带着几分得意:“等到了京城,你也给爷们儿得出面说得体话办得体事儿,千万别叫这门亲事黄了。
”
沈凉看过金簪后跟她一条心了:“好媳妇儿你放心,我定不叫它飞了。
”
……
沈凉夫妇急急忙忙进京,沈知秋越想越不对劲,却也说不出哪里怪,于是跟沈山说道:“我还没去过京城呢,这些年困在这里我也想出去散散心。
”于是第二天拿着这些年积攒的零用钱,追他爹娘进京去了。
一路疾行,走到通州府的时候,他总算追上了沈凉夫妇,听他娘说了周家的事之后,他心道:这不是和岑稚的异曲同工吗?
都是冲着沈持来的。
沈知秋劝他娘张氏悬崖勒马不要趟京城权贵们的浑水:“娘,我经过阿池哥的点拨,总算悟到了怎么写文章,”他说道:“明年再下场县试,我必能考中秀才,秀才每月有二两银子,您二老就算不种庄稼,咱们家也能过得去,我日后再往上走,说不准能考中个举人,这样,咱们也是官宦之家,阿娘你想想,要是周家光明正大想要跟咱们结亲事,又岂会跳过二伯父大老远跑到禄县来找咱们?”
应当先问过沈煌夫妇,叫他们写信回来商议。
周府却没有这么做,反而直接来禄县找沈凉夫妇,倒也不是说不通,他就总觉得这事儿偷偷摸摸的,像是故意要背着谁似的。
张氏生气的说道:“我看你就是不想让你妹妹得一份荣华富贵,你都为阿朵考虑过吗?阿月嫁了什么人?她将来嫁了什么人?难道要跟阿莹一样,找个木匠在京城里做苦力讨生活吗?”
“阿池就这么神,一封信就能点拨你考上秀才,那这天下谁考中谁当官还不是他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