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殿下一出手就是一千石食盐,”白青庐说道:“就不怕他给咱们办不成甲胄的事吗?”
“区区百副甲胄对于昭朝来说不值一提,然黔州府苦食盐短缺久矣,”段清川说道:“沈持回去后定然要与昭朝皇帝细细权衡,他二人最是精打细算,这买卖他只赚不亏,本世子以为做得成。
”
能从昭朝手里买得到甲胄。
白青庐说道:“殿下既有把握,臣就按照约定,卖给黔州府一千石食盐。
”
“嗯,”段清川轻摆一下披风:“给他。
”又嘱咐他将这件事做得仔细些,别叫段思仓知道了。
这边。
沈持等人返回黔州府衙,请了知府俞驯、通判韩越来,他说道:“段清川同意售卖给咱们一千石食盐,先买下来吧。
”
俞驯放下茶杯,沉思了片刻说道:“五文一斗,着实便宜,买回来后,黔地的食盐按照多少售卖?”
显然,从昭通郡五文一斗运回来,卖二三十文还有足够的赚头,而黔的的盐价为百文一斗,百姓不得哄抢?
盐务官唐注瞧了瞧沈持,缓缓说道:“下官以为,此一千石盐买回来,仍旧按照先前的售价售卖,暂不可低价,等后续段清川肯持久供应时才可降价。
”
不然,这一千石低价售卖完,要是后头段清川不肯卖给他们盐了,再涨价就难了,那是要引发民愤的。
沈持沉思着道:“唐大人想的周全,是这个理儿。
”
“嗯,既如此就好办了,”俞驯听了说道:“韩大人、唐大人,你二人尽快带着银子去找白青庐将食盐买回来。
”
韩、唐两人道了声“是”。
商量完买盐的事情,各自散去。
沈持回到家中,成亲后媳妇儿不在家,宅子里显得冷清,略静坐片刻,去书房给皇帝萧敏写奏折,对于这件事,他平铺直叙,不写一句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