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沈持一行人速去见面。
沈持等人辞别白青庐,又沿着大理国的官道往西南走了一日,到了鸭池城。
由于提前几天送了文书过来,大理王室派鸿胪寺卿段仲秀来迎,引他们入城。
城内花树高于屋,空气香甜,路两侧多是鳞次栉比的二层木质小楼,比昭通郡热闹,但不算繁华,和京城比真是很萧瑟了。
不过沈持一连就深深喜欢上这个“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②”的鸭池城,馋意更浓了。
此人也是一副文官模样,乍一看生得颇为俊俏风流,但少了几分坦荡之气,见面就为难沈持:“敢问大昭朝皇帝治下的朝廷一年要判处多少起案件?”
问的还怪刁钻的。
沈持:“我朝律例之中,涉犯禁、犯案之事,罪名共有一百四十二种,我朝各府衙一年要审一百又四十二件案子。
”
段仲秀点头:“沈大人所言极是,刑狱官所判案子,终究在一百四十二罪名之中。
妙极,妙极。
”
他又问:“那么,大昭朝廷的田地一年收多少米?”
礼物员外郎顾擎正好知道,答曰:“正好填满我朝百姓和官府的粮仓。
”
段仲秀笑道:“顾大人答的也妙极了。
”
他心下道:大昭朝的使臣不可小视。
当下老实恭敬起来,引他们去番馆下榻:“请在此歇息一夜,我王明日设宴为诸位接风。
”
沈持:“有劳段大人。
”
当夜,他们来不及欣赏鸭池城的春夜,在番馆之中各自梳理思绪,无人交谈,都在想明日立于大理国的朝堂之上,该如何说服大理王段思仓不要与安南国走的太近……而沈持,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除了安南国的事之外,他还想和大理王谈谈两国共同开发铜矿之事大理国与安南国勾结,不就是图开矿一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