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女子本该宜室宜家,朕想史家不会让她长久在外领兵,朕也有意拔擢别的武将接替她,沈爱卿放心。
”
朝廷的难处就在于这么多年来只有史家军打得过大理国,但史家子孙青黄不接,一时除了史玉皎还真挑不出能胜任的武将来。
但只是暂时的,朝廷不会一直让史玉皎戍边。
给他吃定心丸了,沈持听了连忙谢恩。
两日后,十月初四,京城下起了今冬的初雪。
算着史玉皎这两日就该进京了,下值后他轻裘缓带去城门口走了一圈,至雪已覆地还等不到她归来,才折回家中。
沈家正在商定如何预备聘礼,择日向史家行纳征之礼,也就是下聘。
聘礼的多少无定数,全在于男方家拿得出多少,愿意拿什么下聘。
但史老夫人叫人捎话给沈家,说他们两家结亲非同寻常,为报沈家当年的救命之恩,史家不要聘礼,只请他们备下一对大雁就好。
沈持回过话去,说他是娶妻不是来讨昔年祖辈间的恩情,既是娶妻便待之以礼,该有的聘礼一定要有。
史老夫人对史二夫人说道:“沈归玉这孩子厚道,三娘遇到了良人。
”
这时天将将黑月还未上,婆媳二人正说着话,忽然丫鬟来报说:“老夫人,夫人,将军回来了。
”
婆媳俩一起向外张望:“人呢?”
丫鬟:“走到胡同口遇到沈大人,绊住了,正在说话呢。
”
……
兵马司胡同口。
沈持下值后在城门口没有等到史玉皎,回到家吃了个饭,又和他爷奶爹娘商量一阵子下聘的事,天黑之后他出门去访友,想寻一份京城士子家婚嫁时下聘的礼单拿来比照着看看,大致知道要置办些什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