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禁之策本属于京兆少尹所管辖,奈何空缺多年,又兼臣年迈精力不济,实属有心无力,还请陛下任命京兆少尹,协助臣治禁,抓捕偷盗的窃贼。
”
至上一任京兆少尹辞官离任后,一直无人选任,已空缺有十来年了。
管辖京兆府治禁治理偷窃等朝廷禁止事宜的京兆少尹空缺,动辄抓捕人投进大狱鼎镬刀锯的大理寺卿贺俊之不在,出现鼠窃狗偷之事不稀奇。
皇帝萧敏预料到会有此事发生,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他对吏部尚书穆一勉说道:“吏部尽快选人上任京兆少尹。
”
“各部的贤臣,翰林院的翰林、庶吉士,但凡有才者,不论是谁,都可任用。
”
温至说道:“陛下,不用麻烦穆大人,臣闻沈修撰在黔州府治理时颇有方法,不如请他来京兆府治禁,陛下以为如何?”
皇帝萧敏想了想:原本打算让沈持给七皇子当侍讲学士的,奈何淑妃不肯,让他在翰林院修书编书太闲了,京兆府缺人,那便先让他去吧。
多历练一番总是好的。
第123章可见京兆府的差事一直是滚油锅里捡金子,刺猬窝里摘花,有点难以下手。
于是在正月底,皇帝萧敏下诏,命沈持出任京兆少尹。
这在当朝是从四品官秩,年俸为四十两银。
除了俸禄之外,朝廷还会给四品往上的京官一些额外的赏赐,比如夏季用来消暑的百余斤冰,冬季取暖的五十斤银炭,逢年过节各地进贡的吃食、土仪等等,待遇还是非常丰厚的。
吏部的任命文书送到翰林院之后,沈持一面笑着接受同僚们的恭贺,一面在心中嘀咕:就是活儿不大好干,京兆府的各级官职从汉代一直持续下来,是历朝历代官员主动辞官最多的位子,唐代杜甫有诗云“京师四方则,王化之本根。
……如何尹京者,迁次不逡巡。
请君屈指数,十年十五人。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