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3章

首页
    ,一是买朱砂的费用。

    如今国内朱砂枯竭,仅靠黔州府一个小小的朱砂矿藏显然是不够的……户部之所以迟迟不答应修筑皇陵,缺的可能不是银子,而是朱砂。

     朱砂在古代真是必需品,道士炼丹,皇帝修陵,大夫配药,青楼的老鸨给姑娘们避孕……行行都需要用到它。

     但是矿少,好的矿更少,极不好采买。

     沈持:不对呀,他记得上辈子西南那边有世界最大的朱砂矿,难道,本朝还没发现吗?现在挖掘的还是边缘小矿坑。

     沈持明白了:矿的问题。

     他心中放出狂言:这好解决呀,培养大量的地质人才,探矿,挖矿不就行了吗。

     但是能这么写吗?显然不能。

     思索一番,沈持先在试卷上写下开场白: 臣对:臣闻怀忠报悫者,贞士之恒德,极言敢谏者,然往往以冒犯忌讳,弃而不录求。

    ④ 先说一句,我说话直接,待会儿可能直接给你丢答案了,看你接还是不接吧。

    其实在条条框框之下,写不出什么有用可实操的对策来,懂的都懂,科举殿试的策论多数流于夸夸而谈。

     沈持在腹中打着草稿,开始还有一半傻乎乎地写干货,后来他发觉不行,太憨傻了吧,有句话叫“有用的话说的越多错的越多”,他开始往下缩减,这个容易,天知道他四书五经以及诸子百家的书读了多少,好听的话直接往上面甩,至于继续在黔州府寻朱砂矿之事,点到为止,他相信天子迫切所求,必然能从他文中读出弦外之音…… 辰时发卷,黄昏收卷,殿试只此一天。

     …… 从礼部出来,走出紫禁城的大门还要一段路,出礼部官员外,由太监丁吉带着一帮宫中的小太监一块儿送他们,给足了天子门生应有的排面。

     走在路上,礼部官员面无表情,只有太监丁吉和考生们说一两句话。

    他虽然心中嫌沈持出身低,但面上还是要给足会元应有的风光,这正是他的圆滑之处,头一个与沈持说话:“听闻沈会元曾在退思园跟随王大儒学习三载,转眼王大儒去庙堂四载了,老奴甚是思念他啊。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