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可做。
无比重要的是,或许还有钱可挣。
于是会试完次日,三月初九微晴,一早沈持拿着拜帖出去找林瑄。
林家住在竹节胡同,离会馆不算远,申掌柜告诉他在兵马司附近到那儿一问就知道了。
他带着赵蟾桂打听着路,很快走到了兵马司胡同。
闲来无事的老人家端着大茶碗坐在胡同口慢悠悠地饮着。
沈持上前拱手问道:“老伯,这兵马司胡同有多长,穿过去可是竹节胡同?”看来得空还得去书市上买张京城的地图。
“对,小郎君从这条胡同穿进去,走到最后一家武信侯府门前的时候往右拐,”老人家说道:“就是竹节胡同了。
”
武信侯府啊。
“多谢老伯了。
”沈持往胡同里走。
果然,在胡同的尽头处看到一座古朴大宅,上面写着“武信侯府”四个遒劲黑字,是武信侯史家了。
沈持放慢脚步。
他是二月中来京途中遇到的史玉皎,不觉已过去月余,想来她早已离京去边关了吧。
他又朝那边看去。
史家朱门半掩,一穿锦袍的五六岁男童从门里迈着小短腿跑出来,满脸都是泥巴,他身后跟着个丫鬟。
到底是武将之家,这丫鬟看上去孔武有力是个练家子,随意一伸手就能拎起男童:“小公子该回去习兵书了。
”
“不学不学,”男童强烈抵触:“我还没玩够呢呜呜呜……”
“唉,”丫鬟叹气:“小公子,三娘还在边关等着你日后长大了去接她的帅印呢,她一个女子早晚要回来的。
”
她说的三娘想来是史玉皎了。
沈持听她这么说微一眯眼:原来史玉皎将军在家中行三啊。
男童哼唧道:“连朝廷都说了三姐武艺高强且精通兵法,西南是坤位适合女将军坐镇,那大理的段家如今也是女子掌兵,她在那处镇着就正好,我以后长大了要像大哥一样,‘赢得青楼薄’什么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