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山:“等你八月份去了省城贡院,得机会打听打听史家怎样了,我竟不知道史老将军他早就战死沙场了。”
老将军的儿子也没了,听人家说只能把孙女送去戍守西南,可见这些年过的不如意啊。
想来令人唏嘘。
禄县到底不如省城消息灵通。
“我会的。”沈持说道。
祖孙二人又坐了会儿,他又道:“爷,阿莹和阿朵也想去念书。”要让沈莹和沈知朵去念书,得先说动沈山。
让沈山跟大房和三房说。
不然,大房和三房是不会同意让女儿去上学的。
“想的美,”沈山张飞翻脸吹胡子瞪眼:“她俩女娃儿读什么书,咱家的银子没地儿搁了?去扔那个钱。”
沈持:“爷,女娃儿念书也有用。”
“你看县城里头好多女娃儿在私塾上学呢。”
搬出城里人来一压,沈山语气没那么硬了,他揪起一根狗尾巴草在嘴里咂了砸:“阿池,不怕你怨你爷偏心,这几年阿大、阿二和知秋哥仨上学,时不时从你奶手里要钱,零零碎碎的,一个人一年十两银子都打不住……”
饶是这般,也没给他读出什么名堂来。沈山对那仨孙子有些失望。
更不要说再让俩孙女去上学了。
“阿月能去念书,”他说:“结交富家的小姐们,是享了你和你爹的福,阿池。”
沈莹和沈知朵没学上,是她们的父兄不争气,怪谁。
“爷,”沈持朝旺财招招手,叫它不要跑远了:“阿莹和阿朵念私塾的束脩银子,我出。”
沈山“咯嘣”一下咬断了狗尾巴草:“没这个理儿。”
别人家中都是女娃儿干农活、做针线,补贴家中男丁读书考功名,等男丁光宗耀祖之际,女娃儿们依仗门第嫁个好夫婿……男丁出头了送家中女娃儿去上学之事闻所未闻,他一时半会儿还没法松这个口。
“爷,阿月自个儿挺孤单的,就当让阿莹和阿朵去跟阿月做个伴儿好不好?”沈持苦心相劝。
“今儿你就是说出花儿来,”沈山搓搓手,起身去给他抓蝈蝈:“我也不同意。”
沈持只好暂时作罢。
他往地里那么一钻,再出来时,手上多了一只青头蝈蝈:“阿池,拿着。”
沈持捏着它的脖子拿在手里一瞧,肚子大、翅膀小,“大肚小鞍,一叫半天。①”,一看体格就是只能持久鸣叫的好蝈蝈,忙用草串了,系牢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