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在村子里,孩子能考上就读,考不上就不读,老二媳妇也没什么不满的。
但是家里头有一个没考上但是有学上的李知春后,老二媳妇就有些不满了。
“没本事。
你找别人去。
”老大媳妇一口回绝,五千块钱呢,够在城里买套房的了,她给自已闺女花这个钱都心疼,更不用说是别人家的孩子了。
“大嫂,咱们毕竟没分家,你们有什么门路就告诉我们呗,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老二媳妇说道。
她觉得肯定是老大在厂子里上班,有了别人不知道的门路,这才能把知春送进文工团。
“咱家啥样你又不是不知道,能有什么门路。
我就是看孩子学习不好,把她送进去学美术的。
”老大媳妇随口忽悠道。
老二媳妇又问了几句,可是最后都被大房这两口子不软不硬的话给怼回去了。
老二媳妇没吃两口饭就下了桌子,回到屋子里越想越不甘心,她用力拍了两下老二,道:“咱们必须弄清楚大房的门路,咱家小锄头,小镐头,小铲头成绩都不好,今年小锄头的事不想出门路解决,以后家里的三个儿子,都得种地。
”
老二也点了点头,“有道理,可是咱们又不认识人,怎么弄清楚啊。
”
“我蹲大马路上,抓到一个退休老太太,我就问她关于文工团的事情,我就不信全市没一个好心人肯告诉我文工团的事。
”老二媳妇说道。
“那样不好吧……”老二觉得有点丢人说道。
“我不怕丢人。
脸这种东西,丢着丢着就习惯了。
”老二媳妇说道。
说干就干,第二天老二媳妇就消失不见了。
她来到了市中心,真的按照她所说的那样,马路上随便抓一个人打听文工团的事情。
有的人告诉她文工团具体位置,她又去文工团打听报名要求。
然后她知道了在文工团学三年,出来给分配工作。
全都是些体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