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城内有瑞光寺,报恩寺;木渎有明月寺、竹林庵、法云庵。
”
林婵道:“听闻明月寺始建唐清泰年间,五角佛阁甚为巍峨,我们去罢。
”
齐映道:“明月寺尚远,怕是天黑赶不及回。
”
林婵道:“赶不及就宿一夜,她们厌烦我,不会有人在意。
”齐映欲劝,林婵不听,就近有一家“便利车行”,她走进去,伙计笑脸迎问:“可是要雇马车?”
林婵道:“我往明月寺烧香,需甚么价儿?”
伙计回道:“去木渎甚远,单程一两银子,若来回往返,一两五十钱。
”
林婵想想道:“先按单程算,到那儿再商量。
”
伙计应承,三人上了马车,一齐径往明月寺而来,在山门下,明月寺位香溪之畔,石砌驳岸,但见:正面前面阔三间,黑底金明月古寺,黄墙灰瓦,重檐歇山,戗角上翘,正殿法相庄严,五百罗汉形姿各异俯看人间,八十八佛背倚青石坐卧云端。
走进山门,见五六僧人鱼贯而出,端钵持杖,出寺化缘。
林婵领了小眉齐映,烧香跪拜,捐了功德,住持明观和尚,来道感谢,迎进禅房献茶讲经,待结束,她三人出房,四处观看,经堂外,菩提树落一地佛子,地涌金莲正开旺盛,齐映说道:“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
小眉问:“你神叨叨地,话里是何意哩?”
齐映道:“此乃知玄高僧,五岁时所作。
该诗看似咏花,暗指人生短暂,纵然生如夏花,终将归于尘土,是以每日应当末日,便不会为无妄烦恼、为口舌生气。
”
林婵晓他心意,有所触动,强打精神道:“知玄高僧是何来历?”
齐映道:“其十一岁出家,不过短短两年,已能升堂说法。
”
林婵道:“这般有慧根之人,我朝难遇。
”
齐映道:“非也,我朝亦有。
”
林婵问:“是何许人?”
齐映道:“说来与你还有些渊源!是国公府萧家长子。
”
林婵道:“你同我玩笑罢。
我还知得,长子乃大老爷萧肃康,如今的吏部尚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