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为臣的惶恐了。
再说,扶苏公子平素对你们都很照顾,我这些算什么。
”
子婴再三的谦谢。
“说起扶苏兄长,我也好些日子没有见过了。
听说离开咸阳有十几天了,许是有什么要事令他脱身不开吧。
”
李斯笑道:“原来您也多日不见公子了,今日却不知有什么事,连陛下都不在皇宫。
”
这他就更不知道了。
子婴不敢再多说了,含糊两句告退。
李斯侧身让路,在子婴走过去的时候说道:“说到底,您也是正经的秦王子孙,好歹去战场上混个军功,回来陛下给您册封一个爵位便起来了。
”
子婴苦笑道:“我也想啊,实在是身体不争气。
”
军功难道是什么人都好挣的?若是如此,原先那些旧贵又怎会在这几十年内不见闻呢。
李斯就说:“不上前线的话,在后勤军粮补给上出点力是一样的。
听说蒙恬掌管的制糖坊很缺人,公子可以去瞧瞧。
”
赢氏宗亲为什么不坚决拥护秦王?根子还在商鞅当初废除世禄世卿制从而推行的这个军功爵制度上,按照商鞅的那一套制度,无论什么出身只要你没有立功,便别想封爵。
想靠着自己的宗室身份一出来就在朝廷占据紧要地位的,更是做梦,都要看实绩的。
出身好也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去战场拿军功会更容易一些。
但是一些享受惯了的人,是一点风霜都承担不了的。
更何况当年商鞅的变革还包括彻底废除井田制,受此波及,很多宗室老贵族家里的田地都遭到了破坏,私田增加,以至于很多老贵族的田地都出现了无人可耕无水可灌的局面,导致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他们开始分枝。
分而又分之下,都成了普通的黔首。
比如眼前的子婴,家中的两天恐怕也只有两三顷,还不够一家人吃的。
李斯想到自己,如果他百年后儿子们过成了这个样子,他死都不安稳,他李氏也要像蒙氏、王氏一般保证家族不衰。
因此让儿子娶公主,女儿嫁给秦公子,都还不是最把稳的,最把稳的还是军功。
*
何淼没想到,今天这一回山上就看见了张良。
“诶,子房先生,你不是答应了我要教这里的役夫们学认字和算术吗?”
在这个时候,知识都是掌握在贵族手里的财富,可以和实打实的金钱划等号的,一开始何淼让张良教人读书把骊山吏都震惊了。
张良这个贵族份子也是坚决不答应,倒不是小气,就是觉得他和那些役夫囚徒之间有着“夏虫不可语冰”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