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章

首页
    摇头,拿过镯子对妇女说:“您别买这个,他忽悠你呢。

    ” “哎哎说什么说什么,咱们这可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不信出去打听打听……” 林言撇了撇嘴,把烧仙草杯子放在摊位上,捏着镯子换了个角度,弧面正好倒映出塑料顶棚的一线亮光,对买镯子的妇女说:“您看这反光的边缘模糊,仔细看能看出表面有极细的网格交织。

    ”林言将镯子举高让光线透过来,“里圈有紫色荧光,说明这镯子经过酸洗充胶才这么透明。

    ” “还有这绿色浮在表面浸不下去,说明是后期上色,这东西就值一两百块,您别买了。

    ” 小贩的鼻子眼睛皱成一团,乍一看像只干巴核桃。

     “哎呀。

    ”中年妇女急忙把装钱的信封塞回包里,对林言连连道谢。

     等她走了,小贩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气呼呼的扭头不看林言,连圆鼓鼓的肚皮也好像比刚才扁下去了点。

     “逞什么能,当人发财路。

    ” 林言使劲在小贩脑门抽了一巴掌:“没见人连个钱包都没有,这样的你也好意思骗,几天不见长本事了。

    ” 周围几个摊位一起发出哄笑声,小贩把翻到头顶的眼珠放回原位,抓过林言的奶茶把塑料纸抠开灌了几口,卡拉卡拉边嚼冰块边嘟囔:“咱这一行哪有骗人,自己眼力不济怪谁,出门不退是规矩。

    ” 这是实话,古董翡翠玉器买卖靠眼力,哪家店摆出来的都是假货多真货少,全靠顾客一双火眼金睛,打眼不退,出店自认倒霉。

    林言啧了一声:“人又不是圈里人,这要让你爸知道有你好看。

    ” 小贩翻了个白眼,自知理亏不说话了。

     林言从小就是古玩市场的常客,自从大学选了这专业后更喜欢没事就来小摊练眼,低价买高价卖捡过几次漏,他人又也和善,常帮人鉴别东西,因此许多小贩都认识他,比如今天这个,林言先认识的他父亲,很耿直的老人,跟客人还价时甚至会把进价条拿出来,可惜林言高中毕业老人就病了,生意交给儿子打理,于是便有了眼前的小奸商。

     林言不跟他客气,绕到摊位后从桌下搬出一只铜皮箱子,里面堆了些明清民俗工艺品,原摊主年轻时从附近的居民家里收来的小玩意,都是家传老东西,林言就是想起了这一筐摆设才特意拉萧郁来看。

    黄铜镜子,岫玉镯,扳指,鼻烟壶,烟嘴儿,一样样看过去萧郁却只是摇头,林言把最后一件扔回箱子里,拍了拍身上的灰,有点沮丧。

     “这一筐扔这多久了也没人动,你扒拉它干嘛?”小贩一直在旁边斜眼看他忙活,忍不住问道。

     “找点明代的小玩意,上课要用。

    ”林言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边往回搬箱子边应付着。

     “明代的?”小贩已经不计较镯子的事了,“刘老头那儿藏了不少。

    ” “不不不……”林言赶忙拒绝,想了想又叹了口气,“算了,逛了一整天,就剩他那儿没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