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每部电影都做到了盈利,平均利润高达到了30%。
但还是那句老话: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
“我做的这家民营影视公司,以一年一部到两部的进度往前走,没有一部影片是亏损的,这样的业绩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做得到。
电影公司没有发行影片的版权,我们每部片子要给电影厂交30万元的管理费,我们养活了多少电影制片厂。
我在做的这些事没有另一个人愿意这样做,因为很少有人真正把电影作为产业去运作。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愿意再提到电影的原因,实在太痛心了。
我为什么说自己是’身心疲惫’,并不是说我竞争失败了,而是我不败也要走开,如果再不走就会被生生盘剥了。
”
这是退出央视春晚之后,陈佩斯第二次退出一个行业,从此观众也就能在话剧舞台上看见那个“陈小二”了。
不过即便是演话剧这位玩的依旧是舞台喜剧,“喜剧大师”之称可以说是当之无愧了!
其实江哲有时候也挺同情这位前辈的,毕竟这位的很多想法都不错,只是时代不允许。
实际上他退出电影圈没多久,2002年上面就正式发文允许民营影视进入电影制作领域,也就是不用再花钱去找电影厂买厂标、送版权了!
在2004时,更是允许民营影视公司申请发行牌照。
只能说时也命也,陈佩斯当年但凡走慢一点,或许这些年就没有华艺什么事儿了。
不过风水轮流转,王家兄弟当年固然运道旺,可如今华艺照样被花果山给镇压了。
这说明摸鱼可以但不能真的菜,否则一旦潮水退去就知道谁在裸泳了。
成为风口上的“猪”固然值得高兴,但你也不能真的安心的当一只猪啊,毕竟风口总会过去,而“猪”也总会落地!
“唉~财帛动人心呐!”
在听完老马转述的前因后果之后,江哲忍不住如此感慨道。
没办法,随着贺岁档的蛋糕越做越大,谁都想分一杯羹,乱七八糟的事情也就多了。
本来质量最高的贺岁档,如今也和中国电影市场一样变得鱼龙混杂。
从电影行业的角度来看,这其实相当糟糕的一件事儿。
要知道观众不是机器人,他们的观影热情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一旦贺岁档的电影烂片太多,他们或许就不想看了,甚至不再买票进入电影院。
而这也是中影为什么找花果山商量再开辟一个档期的原因!
毕竟这些年为了让观众走进电影院,他们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到这一步。
不过话又说回来,理解归理解,但江哲终究也是做生意的。
于是在沉吟片刻之后,江哲眉头微皱道:
“这样,把《泰囧》移到春节,但风险不能全让咱们担着,中影那边也得出点力。
”
虽然如今花果山影业已经树大根深,但是中影的底蕴却依旧强横。
不说别的,光是在电影发行方面中影就是毫无争议的业内第一。
毕竟花果山最多也就是在十大票仓与二三线城市做做宣发,但中影却能实实在在将宣发做到十八线小城市的,要不然韩三品当年也不会被戏称为座山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