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同时将海宁陈家的一个漂亮姑娘迎进了宫,称是去年南巡遇到的知己,封了陈贵人,,也放进了婉妃的承乾宫。
承乾宫,婉妃抱着小小的十格格,早已失去青春的脸上却露出些许愁容。
她清楚,皇上不是想起了她,而是想起了海宁陈家,世代官宦,不输唐时名满天下的“五姓”……只有这样一个家族,才有能力在太后面前挺直腰板。
她只是陈家的远支庶女,家世容貌均不显,但陈贵人却是深受万千宠爱的嫡女,皇上是在逼她们争啊……
以后,这承乾宫,别想清静了。
后宫的事情就这样“暂时解决”了,太后得到消息要怎样急匆匆地赶回来暂且不提,朝堂上,所谓的“过继”也必须告以段落。
四爷也早已准备好了,板着脸儿汇报了为迎接西藏来宾的准备工作,然后看了一眼乖溜溜的自家小伴读:“皇阿玛,西藏使臣的来往文书、信件都是和珅帮儿臣翻译的,儿臣不敢居功。
”
“哦,是吗?”乾隆虽然满肚子糟心事儿,看到漂漂亮亮的美人还是难免心情舒畅,挥了挥手,“和珅,过来,跟朕说说,你想要什么赏赐啊?”
和珅乖乖地上前,微微一笑:“皇上,奴才不敢谈什么功劳,奴才这是做了自己的分内之事……只是,等这次迎接西藏土司的差事办完,奴才想问皇上要一个恩典……”
“哦,跟朕讲条件了?”乾隆哈哈一笑,心里忽然有了点谱儿,故意摸摸下巴,眨着眼睛问,“说吧,你想要什么?”
和珅跟四爷交换了一个眼色——刚好被乾隆看见——清亮的嗓音十分动人:“奴才是举家从盛京搬入京城的,离家的时候还小,什么都不懂……奴才希望,皇上能允许奴才带着弟弟回盛京祭祖,尽子孙的孝心。
”
此话一出,满朝寂静,乾隆放佛能听见许多提得高高的心脏一下子落下的声音,满意地扫了一眼自家最像老爹的儿子:“嗯,有孝心是好事,朕准了,等差事漂漂亮亮地办完,你随时可以带着你弟弟回老家!但是,不准不回来了,朕这里可真的缺懂藏语的人才啊,哈哈……”
随着乾隆的笑声,更多悬空的心脏被放了下来,至少,站在第二排的弘旺看得清清楚楚:从正红旗都统到一众站墙的小官,各个都向四爷射去了感激的目光……
弘旺撇撇嘴,哎,这回真是结束了。
皇上亲自下旨允许人家回去祭祖,还没说具体时间,那什么过继只能等了,拖个两三年,也就没人记得了。
除了那个倒霉鬼宣宝,谁的脸上也不难看——四伯啊四伯,到最后,还是你渔翁得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