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这朝堂的官必须继续换!

首页
    《重生大明当暴君》第4章这朝堂的官必须继续换!在线阅读 崇祯继位的时候,的确赶上了小冰河时期,天太冷了,粮食欠收,这是天灾。

     但张凡一直觉得,天灾只是一方面,天灾这一个因素还不至于让整个大明朝垮台。

     人祸才是最关键的。

     自明太祖建立大明以来,明朝的许多制度已经跑了两百多年,就没有变过。

     后世某位伟人不是说过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可随着和平时代的到来,大明人口不断增加,士农工商繁荣发展,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经济基础早就不再是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候的那个样子。

     后面一直不改革,僵硬的上层建筑,肯定是对经济基础起到了反作用的。

     就说这财政税收政策,从老朱开国到现在,税额就没有变过。

     天下哪有这般道理? 看完天启七年的财政税收,崇祯心中是百感交集,这样下去,军饷拖欠,七个月之后的辽东哗变肯定会按照历史来重演。

     那次哗变最后肯定是安抚下来了,但对军中士气打击还是很大的。

     崇祯二年,李小哥的狗腿子们开始造反,加上京师迎来了一场重大的危机,己巳之变,距离现在也只有不到两年时间了。

     所以啊,给自己先立两个个小目标:防止己巳之变和李小哥造反。

     己巳之变是因为军事废弛,对皇太极的战略判断失误,李小哥造反是吃不饱饭。

     如此看来,找孙承宗和宋应星来,就是为了解决这对应的问题了! 孙承宗便是保定府人,离京师非常近,他是天启年间辽东军事的扛把子,明末著名的宁锦防线就是孙承宗一手规划、操办出来的。

     这个防线有多牛? 直到明朝灭亡,建奴都没有攻破。

     若不是吴三桂开关,建奴这辈子都别想入主中原了。

     而且,明末能打的将领,几乎都是孙承宗的手下。

     孙承宗身上有很浓的军人作风,接到皇帝的传召,连夜赶路。

     天还没有亮,崇祯起来上早朝的时候,王承恩便跑来给他说:“皇爷,孙大人正在宫外听宣。

    ” “走!” 不多时,崇祯到了太和殿。

     朝臣们行三叩九拜大礼后,崇祯稳坐龙椅上,俯视群臣道:“诸位爱卿,今日有何事要奏?” 昨日崇祯在殿上一口气杀两个重臣,官员们到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