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回上 步步为营生意入佳境 盲目扩张资金将告急

首页
    《我去南宋相个亲》第三回上步步为营生意入佳境盲目扩张资金将告急在线阅读 这就给郑婷儿提供了莫大的方便。

     要知道,郑家虽然分了家,可名气尚在,那些几辈子都种郑家田的佃户们,对郑婷儿这位大小姐还是颇有几分信任的,想着种田和做工一样都是赚那百十来文的铜钱,其中倒也没有多大的区别,略加犹豫之后便决定放下手里的锄头铁锹,一心一意去织坊、窑厂里做工。

     解决了工人问题,便是工具的改良了。

     可惜柴安风穿越之前是文科出身,对于机器制造业可谓是一窍不通。

    因此要说起改良织坊里的纺车、织机等机械工具是没有半点头绪;改良窑厂里的绞盘、窑窖等设施,更是两眼一抹黑。

     不过所幸在南宋时候,中国的古代科技尚且遥遥领先于正处于黑暗的中世纪的欧洲,由中国制造的各种手工业品——诸如丝绸、瓷器、纸张等等——要么是质量、数量远远超过欧洲的产品,要么就是独一无二的、全世界只有中国能够生产的垄断性产品。

     所以,才会有无数欧洲、日本、阿拉伯、东南亚的商人们,在航海技术还远远未臻成熟的古代,冒着船毁人亡的巨大风险,远涉重重海洋跑来宋朝经商。

    他们为的,可不是什么中外友谊或者是文化交流之类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为了实打实的利润。

     不过柴安风倒也并不打算就此故步自封,而是准备利用自己对现代科技技术发展的基本了解,发现和任用几个能堪重用的技术人才,让他们能够发明蒸汽机之类的新动力,实现真正的大机器生产那是最好,再不济也得在现有基础上对这些手工机械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解决了人力和机械问题,那剩下的就是原料了。

     关于这点,郑婷儿心里倒是十分清楚的。

     虽然在严格意义上,她已经不是郑家的大小姐了,不过这二十年在老郑家养尊处优的生活,早已养成了她颇高的生活品味——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郑婷儿对于原材料对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影响是心知肚明的。

    也因此,未待柴安风提出,她便要求自己名下的织坊必须从湖州、常州等地购入上好的生丝;而名下的窑厂,则点名要从宜兴、绍兴等地采购黏土、矿石。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造出最好的产品来。

     至此,郑婷儿和柴安风之间已达成了共识,一样要做,就要把名下的手工作坊做到最好,要凭着这份心气,在临安城里、大宋国内打出名号,给那些欺负自己、瞧不起自己的人看看——我们两个年轻人,一样可以扬名立万。

     不过横亘在这条扬名立万路上的第一道坎儿,就不是能够轻易越过的。

     这道坎的名字就叫——钱。

     无论是招募工人、改进机器、采购原材料,没有一样是不要钱的,而且需要投入进去的钱,可不是仨瓜俩枣、几贯钱就能搞定的,而是需要一笔颇大的数目,才能真正实现逐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