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稳,纷纷就地安顿下来。
鞑靼先遣精锐,利用骑兵之快冲入大庆境内,欲与大庆边军正面交锋,试探大庆守边的真实兵力。
长年的安逸驻守,大庆的边关军屯确实不容乐观。
军户十人当中,有七人实为农夫,平日里只会料理军田,从未参加过操练;剩下三人虽有操练,战力却远不及鞑靼骑兵。
所幸,朝廷早几年每年皆送来一大批棉制军服,各军屯里的军服是充裕的。
张令义、裴少津、陈功达商量出一计。
他们借助地形优势,运用韩信“背水一战”的迂回计谋,成功避开鞑靼先遣队的正面锋芒,反将他们逼入到狭长的谷地中。
活俘鞑靼时,他们令所有军户皆换上军服,高举庆国旗帜,佯装出浩浩荡荡十几万正规军的假象。
鞑靼并不知大庆已能量产棉布,在他们眼里,必是精锐部队才能穿得起精织的布匹,于是信以为真,以为大庆事先调兵埋伏在此,只等他们上钩。
先遣部队败北,加之双方势均力敌,大庆还有援军未到,关外的鞑靼大军重新衡量利弊,不敢再贸然冲闯,决定退军三十里,派出使者前来言和,希望能与大庆重修茶马交易。
鞑靼的要求很明确,他们希望能用牛羊换到足够的铁锅、粮食、布匹,帮助族人熬过接下来的连年长冬。
对于大庆而言,此事正中下怀。
不断垒高的关墙是挡不住鞑靼的,稳固的贸易往来才能牢牢牵制他们。
这个时候,轮到裴少津与邹老的门生们上场,他们精通钱道,心里的算盘打得哐哐响,顺利达成了初步的意愿。
……
“急报”余通政使宣道,“西北疆报,鞑靼大军已退,臣等将暂留秦晋之地,待战事彻底平息,北地百姓安居,再行请旨归京。
”
至此,危机得到化解。
没有了西北疆鞑靼的牵制,大庆派出大军强援辽东。
在绝对的实力压制下,匆忙组建的二十万金军被打得抱头鼠窜,只是时间问题。